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污泥的来源及特性 | 第9-13页 |
1.1.1 污泥的来源 | 第9-10页 |
1.1.2 污泥的特点 | 第10页 |
1.1.3 污泥的危害 | 第10-11页 |
1.1.4 污泥中水分存在形式及其性质 | 第11-13页 |
1.2 污泥处理与处置 | 第13-16页 |
1.2.1 污泥处理处置的一般原则 | 第13页 |
1.2.2 污泥脱水方法 | 第13-14页 |
1.2.3 污泥处置的方式 | 第14-16页 |
1.3 电渗透脱水技术 | 第16-18页 |
1.3.1 电渗透技术 | 第16页 |
1.3.2 污泥电渗透脱水技术的特点 | 第16-18页 |
1.4 污泥干化技术 | 第18-20页 |
1.4.1 污泥热干化原理及过程 | 第18-19页 |
1.4.2 污泥常用热干化方法 | 第19页 |
1.4.3 污泥热干化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污泥剪切应力研究 | 第22-26页 |
2.1 实验器材 | 第22-2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污泥干燥特性曲线分析 | 第26-41页 |
3.1 实验器材 | 第2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3.1.2 实验装置 | 第26页 |
3.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3.2.2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3.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27-40页 |
3.3.1 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曲线分析 | 第27-29页 |
3.3.2 电脱水污泥与原污泥干燥曲线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3.3.3 电渗透脱水污泥与未经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曲线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3.3.4 电渗透脱水污泥阴阳极面干燥曲线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3.5 低温下污泥干燥曲线对比分析 | 第34-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污泥干燥曲线模型 | 第41-54页 |
4.1 污泥薄层干燥模型 | 第41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4.2.1 干燥模型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4.2.2 干燥模型数据分析处理 | 第42页 |
4.3 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曲线模型拟合 | 第42-48页 |
4.4 探索模型 MZ 的验证 | 第48-53页 |
4.4.1 低温下未经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曲线拟合分析 | 第48-49页 |
4.4.2 低温下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曲线拟合分析 | 第49-53页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Visual Basic 能量计算应用软件 | 第54-60页 |
5.1 能量计算软件开发依据 | 第54-56页 |
5.2 污泥电渗透脱水耗能量 | 第56-57页 |
5.3 能量软件的案例应用 | 第57-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