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楼梯的震害分析 | 第12-26页 |
2.1 常用结构体系简介 | 第12-13页 |
2.2 地震作用的特点及抗震设防目的和要求 | 第13-15页 |
2.2.1 地震作用的特点 | 第13页 |
2.2.2 抗震设防目标和要求 | 第13-15页 |
2.3 现行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方法 | 第15-20页 |
2.3.1 楼梯间设计现状 | 第17-19页 |
2.3.2 规范中关于楼梯间设计的规定 | 第19-20页 |
2.4 楼梯震害主要破坏类型 | 第20-24页 |
2.4.1 板式楼梯 | 第20-22页 |
2.4.2 梁式楼梯 | 第22-24页 |
2.4.3 楼梯起步处震害 | 第24页 |
2.6 震害反思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弹性阶段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 | 第26-43页 |
3.1 结构抗震常用计算方法及相关理论分析 | 第26-31页 |
3.1.1 底部剪力法 | 第26页 |
3.1.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6-27页 |
3.1.3 时程分析法 | 第27页 |
3.1.4 静力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3.1.5 反应谱理论、优缺点及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3.1.6 能量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3.2 楼梯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 第31-34页 |
3.2.1 楼梯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3.2.2 楼梯间梁柱的受力性能评价 | 第33-34页 |
3.3 算例分析一 | 第34-39页 |
3.3.1 计算模型与设计参数 | 第34-36页 |
3.3.2 周期和振型对比 | 第36-37页 |
3.3.3 基底剪力对比 | 第37页 |
3.3.4 结构位移对比 | 第37-38页 |
3.3.5 与楼梯相连框架柱内力对比 | 第38-39页 |
3.4 算例分析二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弹塑性阶段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 | 第43-49页 |
4.1 结构弹塑性分析的规范要求 | 第43页 |
4.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4.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的计算步骤 | 第44-45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45-49页 |
4.3.1 结构抗震性能点 | 第45-46页 |
4.3.2 屈服机制 | 第46-47页 |
4.3.3 能力曲线 | 第47-49页 |
第五章 设计建议 | 第49-54页 |
5.1 对考虑地震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的设计建议 | 第49-52页 |
5.1.1 楼梯结构抵抗地震作用 | 第49-51页 |
5.1.2 楼梯结构不抵抗地震作用 | 第51-52页 |
5.3 对考虑楼梯的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设计建议 | 第52-54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54-5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