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uO-CexZr1-xO2/TiO2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柴油机NOx的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7页
    1.1 前言第9页
    1.2 全球汽车排放法规发展趋势第9-11页
    1.3 降低柴油机 NO_x排放的控制技术第11-15页
        1.3.1 机内净化措施第11页
        1.3.2 机外后处理技术第11-15页
            1.3.2.1 催化分解技术第12页
            1.3.2.2 NO_x吸附—还原技术(NSR)第12页
            1.3.2.3 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第12-13页
            1.3.2.4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第13页
            1.3.2.5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第13-15页
    1.4 NH_3-SCR 中的化学反应第15-16页
    1.5 SCR 反应机理第16-20页
        1.5.1 Eley-Rideal 机理第17-19页
        1.5.2 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第19-20页
    1.6 NH_3-SCR 催化剂的类型及发展现状第20-26页
        1.6.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21-23页
        1.6.2 分子筛催化剂第23-26页
    1.7 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实验方法及设备第27-32页
    2.1 实验主要原料和试剂第27页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8-32页
        2.3.1 比表面积分析第28页
        2.3.2 X 射线衍射分析第28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8页
        2.3.4 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8页
        2.3.5 程序升温还原第28页
        2.3.6 NH_3程序升温脱附第28-29页
        2.3.7 NO 程序升温脱附第29页
        2.3.8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第29页
        2.3.9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9-32页
第3章 CuCe_xZr_(1-x)/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第32-45页
    3.1 实验部分第32页
        3.1.1 催化剂的制备第32页
        3.1.2 催化剂表征第32页
        3.1.3 催化剂的活性反应条件第32页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2-43页
        3.2.1 BET 分析第32-33页
        3.2.2 XRD 分析第33-34页
        3.2.3 TEM 分析第34-36页
        3.2.4 XPS 分析第36-39页
        3.2.5 H2-TPR 分析第39-40页
        3.2.6 NH_3-TPD 分析第40-41页
        3.2.7 NO-TPD 分析第41-42页
        3.2.8 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分析第42-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第45-54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反应物 NH_3、NO 和 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研究第45-48页
        4.2.1 NH_3吸附第45-46页
        4.2.2 NO 吸附第46-47页
        4.2.3 NO+O_2共吸附第47-48页
    4.3 原位瞬态反应的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4.3.1 NO+O_2与预吸附的 NH_3反应第48-49页
        4.3.2 NH_3与预吸附的 NO+O_2反应第49-50页
    4.4 原位稳态反应的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4.5 催化剂 CuCe_(0.25)Zr_(0.75)/Ti 上反应机理推测第5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全文总结第54-55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55页
    5.3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测水泥熟料强度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下一篇:天津市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