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交媒体内容与功能分析--以QQ空间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2-31页 |
2.1 社交网络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1.1 自我呈现理论 | 第22-23页 |
2.1.2 符号互动理论 | 第23-24页 |
2.1.3 六度分隔理论 | 第24-25页 |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5-29页 |
2.2.1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2.2.2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3 资料获取 | 第29-31页 |
2.3.1 样本选择 | 第29-30页 |
2.3.2 资料收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QQ空间内容设置 | 第31-44页 |
3.1 QQ空间概况 | 第31-35页 |
3.1.1 QQ空间发展历程 | 第31-33页 |
3.1.2 QQ空间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3.2 QQ空间内容模块 | 第35-44页 |
3.2.1 个人资料 | 第35-40页 |
3.2.2 朋友圈子 | 第40-41页 |
3.2.3 应用软件 | 第41-43页 |
3.2.4 相关链接 | 第43-44页 |
第四章 QQ空间功能分析 | 第44-50页 |
4.1 QQ空间基本功能 | 第44-46页 |
4.1.1 人际交往 | 第44-45页 |
4.1.2 休闲娱乐 | 第45-46页 |
4.2 QQ空间平台价值 | 第46-50页 |
4.2.1 技术合作 | 第46-47页 |
4.2.2 广告投放 | 第47-48页 |
4.2.3 信息发布 | 第48-50页 |
第五章 QQ空间用户体验 | 第50-60页 |
5.1 QQ空间用户卷入程度 | 第50-55页 |
5.1.1 活跃用户特征 | 第50-51页 |
5.1.2 非活跃用户特征 | 第51-52页 |
5.1.3 活跃用户使用行为 | 第52-55页 |
5.2 影响QQ空间使用的因素 | 第55-60页 |
5.2.1 QQ空间使用动机 | 第55-57页 |
5.2.2 QQ空间带来的满足 | 第57-58页 |
5.2.3 QQ空间使用顾虑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8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60-65页 |
6.1.1 QQ空间内容设置优势与不足 | 第60-62页 |
6.1.2 QQ空间用户粘性与忠诚度 | 第62-64页 |
6.1.3 QQ空间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局限和建议 | 第65-68页 |
6.2.1 研究局限 | 第65-66页 |
6.2.2 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