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流体力学论文--射流论文

合成射流控制翼型流动分离的数值模拟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插图清单第7-9页
附表清单第9-10页
目次第10-13页
1 绪论第13-22页
    1.1 流动控制方法概述第13-14页
    1.2 流动分离概述第14-15页
    1.3 合成射流技术概述第15-17页
    1.4 合成射流在翼型流动控制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数值计算方法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流体流动基本控制方程第22-23页
    2.3 湍流模式研究发展回顾第23-25页
    2.4 湍流的物理特性第25-26页
    2.5 直接数值求解N-S方程的可能性第26-27页
    2.6 湍流的数值模拟与湍流模型第27-29页
        2.6.1 雷诺平均N-S方程组第27-28页
        2.6.2 直接数值模拟第28页
        2.6.3 大涡模拟第28-29页
        2.6.4 湍流模型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对比第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单一合成射流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第30-55页
    3.1 合成射流数值分析方法第30-32页
        3.1.1 计算方法第30页
        3.1.2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第30-31页
        3.1.3 网格设计第31-32页
    3.2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32-33页
    3.3 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第33-34页
    3.4 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第34-35页
    3.5 不同攻角/射流偏角情形下合成射流控制效果对比第35-52页
        3.5.1 攻角对合成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第35-50页
        3.5.2 射流偏角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第50-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5页
4 组合射流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第55-61页
    4.1 合射流流动控制的效果随攻角的变化趋势第56-58页
    4.2 合射流流动控制效果随相位角的变化趋势第58页
    4.3 合射流流动控制效果随动量系数的变化趋势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不同射流方式流动控制机理研究第61-68页
    5.1 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第61-62页
    5.2 不同射流形式流动控制效果对比第62-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三维翼型LES/RANS混合方法研究第68-75页
    6.1 计算方法第68页
    6.2 三维翼型基本流场的计算第68-73页
        6.2.1 计算参数与网格模型第68-69页
        6.2.2 NACA0015翼型基本流场的分析第69-73页
    6.3 三维翼型流动控制研究第73-74页
        6.3.1 计算参数与网格模型第73页
        6.3.2 NACA0015翼型射流流场分析第73-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总结第75-76页
    7.2 未来研究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作者简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BN纤维的结构表征及BNf/Si3N4复相陶瓷的PAS制备与性能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滁州市A小额贷款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