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合并肾小球基底膜变薄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正文 | 第13-34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8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1.2.1 临床资料收集 | 第13页 |
1.2.2 临床资料 | 第13-14页 |
1.2.3 肾脏病理类型定义 | 第14-15页 |
1.2.4 病理资料 | 第15-17页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18-30页 |
2.1 临床资料比较 | 第18-24页 |
2.1.1 IgA肾病患者GBM厚度测量 | 第18页 |
2.1.2 性别及年龄比较 | 第18-19页 |
2.1.3 家族史比较 | 第19-20页 |
2.1.4 血尿比较 | 第20-21页 |
2.1.5 血压比较 | 第21页 |
2.1.6 尿蛋白定量比较 | 第21-22页 |
2.1.7 血清肌酐比较 | 第22-23页 |
2.1.8 血清IgA浓度比较 | 第23页 |
2.1.9 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 | 第23页 |
2.1.10 血清尿酸浓度比较 | 第23-24页 |
2.2 病理资料比较 | 第24-30页 |
2.2.1 病理类型分布比较 | 第24-25页 |
2.2.2 肾小球硬化类型及硬化比例分布比较 | 第25-26页 |
2.2.3 肾小球新月体发生率比较 | 第26页 |
2.2.4 肾小球免疫荧光分布比较 | 第26-29页 |
2.2.5 肾脏病理牛津分级比较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30-34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综述 | 第3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