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3-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3-15页 |
1.1.1 必要性 | 第13页 |
1.1.2 紧迫性 | 第13-14页 |
1.1.3 可行性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2.1 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15页 |
1.2.2 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15页 |
1.2.3 制定成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标准的方法研究和标准的初建 | 第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2.1 体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 | 第16-24页 |
2.1.1 对于 “体质”概念的认识 | 第16-18页 |
2.1.2 对于 “健康”(Health) 概念的认识 | 第18-20页 |
2.1.3 “体质”与 “健康”的评价内容 | 第20-21页 |
2.1.4 “体质”和 “健康”的属性认识 | 第21-22页 |
2.1.5 “体质”和 “健康”的文化根源 | 第22-24页 |
2.1.6 “体质”与 “健康”的辩证关系 | 第24页 |
2.2 体质、体质健康的争议 | 第24-31页 |
2.2.1 体质健康反对论 | 第25页 |
2.2.2 体质健康一致论 | 第25-26页 |
2.2.3 体力评价研究(日本) | 第26-29页 |
2.2.4 PHYSICAL FITNESS评价研究(美国) | 第29-31页 |
2.2.5 小结 | 第31页 |
2.3 我国体质评价工作现状 | 第31-36页 |
2.3.1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 第31-33页 |
2.3.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第33-36页 |
2.4 我国体质评价中的不足 | 第36-37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7-4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8-42页 |
3.2.1 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 | 第39页 |
3.2.2 实验法 | 第39-40页 |
3.2.3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0-42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4 研究结果 | 第43-108页 |
4.1 体质健康的定义 | 第43-60页 |
4.1.1 “体质健康”使用合理性 | 第43-53页 |
4.1.2 “体质健康”的理解-专家调查结果 | 第53-56页 |
4.1.3 体质健康的定义 | 第56-60页 |
4.2 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理论框架的建立 | 第60-73页 |
4.2.1 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理论依据 | 第62-67页 |
4.2.2 评价要素的理论筛选 | 第67-72页 |
4.2.3 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初步建立 | 第72-73页 |
4.3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73-88页 |
4.3.1 评价指标和方法筛选原则 | 第73-74页 |
4.3.2 评价指标和方法确定 | 第74-79页 |
4.3.3 综合评价测试指标标准化 | 第79-88页 |
4.4 综合评价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88-93页 |
4.4.1 整体检验 | 第89-90页 |
4.4.2 分层检验 | 第90-92页 |
4.4.3 小结 | 第92-93页 |
4.5 成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93-101页 |
4.5.1 评价指标构成 | 第93-95页 |
4.5.2 类权重的确定 | 第95-97页 |
4.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97-100页 |
4.5.4 成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100-101页 |
4.6 成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 | 第101-106页 |
4.6.1 健康风险等级的确定 | 第101-102页 |
4.6.2 综合评价标准界值点的确定 | 第102-106页 |
4.6.3 体质健康综合标准的制定 | 第106页 |
4.7 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标准的应用 | 第106-108页 |
4.7.1 测量数据的标准化 | 第106-107页 |
4.7.2 计算结果应用考量 | 第107页 |
4.7.3 加权计算 | 第107-108页 |
4.8 研究结果小结 | 第108页 |
5 讨论 | 第108-116页 |
5.1 关于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五元理论模型评价的科学性分析 | 第108-111页 |
5.1.1 实用性 | 第108-109页 |
5.1.2 客观性 | 第109页 |
5.1.3 创新性 | 第109-111页 |
5.2 关于CFA验证五元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5.3 关于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权重的科学性 | 第112-115页 |
5.3.1 权重计算的方法 | 第112-113页 |
5.3.2 对权重的考量 | 第113-115页 |
5.4 关于成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 | 第115-116页 |
6 创新点 | 第116页 |
7 结论 | 第116-117页 |
8 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117-119页 |
8.1 扩大样本建立常模,减少使用综合评价总分的局限性 | 第117页 |
8.2 降低综合评价标准界值点的确定依据局限性 | 第117-118页 |
8.3 增加研究对象层次性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附录 | 第131-156页 |
附件A 成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测试卡片 | 第131-142页 |
附件B 成年人年人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专家问卷 | 第142-146页 |
附件C 测试方法细则 | 第146-155页 |
附件D 区间型指标评价标准 | 第155-156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