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人的隋史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4页
 一、 本论文的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1-14页
第一章 唐初帝王的殷鉴隋史观第14-27页
 第一节 唐初帝王殷鉴隋史观形成的背景第14-17页
  一、隋代覆亡教训是殷鉴隋史观形成的思想基础第14-15页
  二、唐初严峻形势是殷鉴隋史观形成的社会原因第15页
  三、统治者求谏、纳谏是殷鉴隋史观形成的主观条件第15-16页
  四、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存在是殷鉴隋史观出现的重要原因第16-17页
 第二节 唐高祖、唐太宗的殷鉴隋史观第17-27页
  一、唐高祖的殷鉴隋史观第17-19页
   1、唐高祖对隋炀帝的评价第17页
   2、唐高祖对隋代忠臣的评价第17-18页
   3、唐高祖对隋亡教训的总结第18-19页
  二、唐太宗的殷鉴隋史观第19-27页
   1、唐太宗对隋文帝的评价第20-21页
   2、唐太宗对隋炀帝的评价第21-25页
   3、唐太宗对隋代忠臣和佞臣的评价第25-27页
第二章 唐代政治家的隋史观第27-44页
 第一节 唐代前期政治家的隋史观第27-34页
  一、唐初政治家对隋文帝的评价第27-29页
   1、唐初政治家对隋文帝的褒扬第27-28页
   2、唐初政治家对隋文帝的批评第28-29页
  二、唐初政治家对隋炀帝的评价第29-33页
   1、批评隋炀帝拒谏猜忌和任用奸佞第29-30页
   2、批评隋炀帝穷奢极欲第30-31页
   3、批评隋炀帝虽有文采,却无德行第31-32页
   4、批评隋炀帝残暴不仁的统治第32-33页
   5、批评隋炀帝穷兵黩武第33页
  三、唐初政治家对隋亡教训的总结第33-34页
 第二节 唐代中后期政治家的隋史观第34-42页
  一、唐代中后期政治家对隋文帝的评价第34-37页
   1、对隋文帝的褒扬第34-35页
   2、批评隋文帝用吏疑吏,猜忌苛察第35-36页
   3、批评隋文帝好谶纬之语和废长立幼第36-37页
  二、唐中后期对隋炀帝的评价第37-40页
   1、批评隋炀帝刚愎自用、拒谏护短第37页
   2、肯定隋炀帝文采,批评他的德行第37-38页
   3、批评隋炀帝穷奢淫逸、穷兵黩武第38-39页
   4、批评隋炀帝残暴不仁第39-40页
  三、唐中后期政治家对隋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评价第40-42页
   1、批评隋文帝时期的选官制度第40-41页
   2、肯定和推崇高颎的户口政策第41页
   3、对隋代货币政策的评论第41-42页
 第三节 唐代前期政治家与中后期政治家隋史观的异同第42-44页
  一、唐代前期与中后期政治家隋史观的相同点第42页
  二、唐代前期与中后期政治家隋史观的不同点第42-44页
第三章 唐代笔记小说中的隋史观第44-62页
 第一节 唐代笔记小说对隋文帝的评价第44-49页
  一、描写隋文帝未践祚之时就有登基征兆第44-45页
  二、记载隋文帝时期奇闻轶事第45-46页
  三、描述隋文帝生性猜忌和后期执政之失第46-47页
  四、关于隋文帝死因的记载第47-49页
 第二节 唐代笔记小说对隋炀帝的评价第49-57页
  一、描写隋炀帝的荒淫奢侈和暴戾无常第49-52页
  二、记载隋炀帝登基和早有亡国的征兆第52-53页
  三、描写隋炀帝文采第53-54页
  四、唐末“三记”对隋炀帝的评价第54-57页
 第三节 唐代笔记小说对隋代其他人物的评价第57-62页
  一、对酷吏麻叔谋的描写第57-59页
  二、对杨素的描写第59-62页
第四章 唐代咏史诗人的隋史观第62-73页
 第一节 唐代咏史诗人对隋代人物的评价第62-64页
 第二节 唐代咏史诗人对隋代事物的评价第64-73页
  一、以隋代宫殿和建筑遗迹作为评论对象第64-66页
  二、以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事物为评论对象第66-70页
   1、以迷楼为评论对象第66-68页
   2、以隋宫燕为评论对象第68页
   3、以隋堤、隋柳为评论对象第68-69页
   4、以汴河为评论对象第69-70页
  三、以隋代大运河为评论对象第70-73页
结论 唐人隋史观研究的特点第73-75页
 一、唐初隋史观的特点第73-74页
 二、唐中后期隋史观的特点第74-75页
  1、结合时政批判隋朝第74页
  2、加强了对隋炀帝的丑化和批判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下一篇:宋代苏州地区民间信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