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固—液两相厌氧发酵工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21页 |
1.2.1 厌氧发酵工艺 | 第12-13页 |
1.2.2 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 | 第13-15页 |
1.2.3 水解酸化反应 | 第15-18页 |
1.2.4 产甲烷相生物膜固定床 | 第18-19页 |
1.2.5 国内外类似工艺发展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及方法 | 第23-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原料 | 第23页 |
2.1.2 接种物 | 第23-24页 |
2.1.3 固定床反应器填料 | 第24-25页 |
2.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25-28页 |
2.2.1 产酸相过滤床反应器 | 第25-26页 |
2.2.2 产甲烷相生物膜固定床反应器 | 第26-27页 |
2.2.3 试验相关仪器 | 第27-28页 |
2.3 试验测定方法 | 第28-35页 |
2.3.1 固相样品相关数据测定方法 | 第28-31页 |
2.3.2 液相样品相关数据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3.3 气相样品相关数据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2.3.4 微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 | 第33-35页 |
第3章 干发酵产酸相反应研究 | 第35-47页 |
3.1 试验思路及设定 | 第35-36页 |
3.2 干发酵水解酸化反应酸液性质研究 | 第36-44页 |
3.2.1 pH | 第36-38页 |
3.2.2 VFA及VFA/TIC | 第38-40页 |
3.2.3 单酸组分 | 第40-42页 |
3.2.4 COD | 第42-44页 |
3.3 干发酵水解酸化反应底物组分研究 | 第44-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产甲烷相生物膜培养过程研究 | 第47-58页 |
4.1 试验思路及设定 | 第47-48页 |
4.1.1 生物膜培养试验 | 第47页 |
4.1.2 聚氨酯填料微生物增殖试验 | 第47-48页 |
4.2 葡萄糖培养生物膜研究 | 第48-51页 |
4.2.1 葡萄糖培养生物膜沼液性质研究 | 第49-50页 |
4.2.2 葡萄糖培养生物膜产气特性研究 | 第50-51页 |
4.3 酸液培养生物膜研究 | 第51-54页 |
4.3.1 酸液培养生物膜沼液性质研究 | 第51-53页 |
4.3.2 酸液培养生物膜产气特性研究 | 第53-54页 |
4.4 聚氨酯填料微生物增殖性能研究 | 第54-56页 |
4.4.1 填料微生物增殖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5 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固-液两相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研究 | 第58-63页 |
5.1 底物产甲烷潜力试验 | 第58-59页 |
5.2 工艺产气性能研究 | 第59-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63-72页 |
6.1 稀释性曲线分析 | 第63-65页 |
6.2 OTU分布VENN图分析 | 第65-67页 |
6.3 群落结构组分图分析 | 第67-70页 |
6.4 小结 | 第70-72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7.1 结论 | 第72-73页 |
7.2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