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5-22页 |
1.2.1 动物采食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1.2.2 动物自身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3 植物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 第19-21页 |
1.2.4 草食动物种间关系及其作用途径 | 第21-22页 |
1.2.5 环境条件变化对草食动物种间关系的影响 | 第2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4-34页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24-26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4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24-25页 |
2.1.3 植被特征 | 第25-26页 |
2.1.4 土壤特征 | 第26页 |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6-34页 |
2.2.1 样地设计及放牧处理 | 第26-31页 |
2.2.2 采食行为的测定 | 第31页 |
2.2.3 植被特征的测定 | 第31-32页 |
2.2.4 相关参数计算和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3 结果 | 第34-57页 |
3.1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行为的影响 | 第34-41页 |
3.1.1 不同退化草地植被差异比较 | 第34-36页 |
3.1.2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口数和游走步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3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4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5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食谱组成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 不同放牧时期对放牧家畜采食行为的影响 | 第41-47页 |
3.2.1 不同放牧时期下放牧家畜采食口数及步数差异 | 第41-42页 |
3.2.2 不同放牧时期下放牧家畜采食效率的差异 | 第42页 |
3.2.3 不同放牧时期下放牧家畜采食多样性差异 | 第42-47页 |
3.3 牛羊采食行为差异及其互作关系 | 第47-57页 |
3.3.1 牛羊采食效率差异 | 第47-48页 |
3.3.2 牛羊采食选择差异 | 第48-50页 |
3.3.3 不同退化及放牧时期下牛羊采食生态位重叠 | 第50-51页 |
3.3.4 不同退化草地及放牧时期下牛羊互作关系 | 第51-53页 |
3.3.5 植物群落结构对牛羊采食行为差异及其互作关系的影响 | 第53-57页 |
4 讨论 | 第57-64页 |
4.1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行为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1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4.1.2 草地退化对放牧家畜采食选择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 不同放牧时期对放牧家畜采食行为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1 不同放牧时期下放牧家畜采食效率差异 | 第59-60页 |
4.2.2 不同放牧时期下放牧家畜采食选择的差异 | 第60-61页 |
4.3 牛羊采食行为差异及其互作关系 | 第61-64页 |
4.3.1 牛羊采食效率差异 | 第61-62页 |
4.3.2 牛羊采食选择差异 | 第62-63页 |
4.3.3 牛羊互作关系 | 第63-64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4-67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4-75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科研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