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绩效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兼并重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2.3 兼并重组绩效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企业兼并重组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1 绩效 | 第15页 |
2.1.2 兼并重组 | 第15页 |
2.1.3 兼并重组绩效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17页 |
2.2.1 价值链理论 | 第16页 |
2.2.2 效率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页 |
2.3 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17-18页 |
2.4 本文构建的绩效综合评价法 | 第18-20页 |
3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 | 第20-26页 |
3.1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3.2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绩效评价构成 | 第21页 |
3.3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设计 | 第21-26页 |
3.3.1 财务绩效 | 第21-23页 |
3.3.2 安全绩效 | 第23页 |
3.3.3 环境绩效 | 第23-24页 |
3.3.4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4 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绩效评价体系在L公司的应用 | 第26-40页 |
4.1 兼并重组前企业概况 | 第26-27页 |
4.1.1 乡宁M公司 | 第26页 |
4.1.2 乡宁N公司 | 第26-27页 |
4.2 山西L公司兼并重组的动因 | 第27-28页 |
4.2.1 响应政策调整,助推产业升级 | 第27页 |
4.2.2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协同效应 | 第27页 |
4.2.3 消除同业竞争,实现规模优势 | 第27-28页 |
4.3 山西L公司兼并重组的的过程 | 第28页 |
4.4 山西L公司兼并重组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 第28-40页 |
4.4.1 财务绩效 | 第28-36页 |
4.4.2 安全绩效 | 第36-37页 |
4.4.3 环境绩效 | 第37-40页 |
5 山西L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第40-44页 |
5.1 降低生产成本费用 | 第40页 |
5.2 保持对负债的警惕 | 第40-41页 |
5.3 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 第41页 |
5.4 促进企业效率提高 | 第41-42页 |
5.5 加强企业安全建设 | 第42-43页 |
5.6 提高企业环境效益 | 第43页 |
5.7 保证地方群众利益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