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轻金属冶炼论文--铝论文

330kA铝电解槽电解质成分对阳极效应电压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铝工业的发展第12-13页
    1.2 我国铝工业的简介第13-14页
    1.3 铝电解技术现状第14-15页
    1.4 电解质成分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5 改善电解质成分对阳极效应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9-20页
        1.6.1 研究的目的第19页
        1.6.2 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330kA预焙槽技术特点及运行状况第20-24页
    2.1 330kA电解槽技术特点第20-21页
        2.1.1 基本概况第20页
        2.1.2 优化的母线配置第20页
        2.1.3 合理的槽内衬与槽壳结构第20-21页
        2.1.4 先进的工艺制度第21页
        2.1.5 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第21页
    2.2 330kA电解槽生产运行状况第21-23页
        2.2.1 来宾银海铝330kA电解槽基本情况第21-22页
        2.2.2 330kA电解槽运行状况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铝电解生产电压的构成分析第24-28页
    3.1 铝电解槽生产电压的平衡计算第24-27页
    3.2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电解质成分对电解质压降的影响第28-44页
    4.1 电解液体系的构成研究第28-32页
        4.1.1 电解液体系的组分物理化学性能要求第28页
        4.1.2 工业铝电解质组成分析第28-30页
        4.1.3 电解质组分的选择第30-32页
    4.2 试验方案第32页
    4.3 电解质压降的测定第32-40页
        4.3.1 W_(AlF3)< 6.0%时电解质压降的测定第33-36页
        4.3.2 6.0%≤W_(AlF3)≤12.0%时电解质压降的测定第36-39页
        4.3.3 W_(AlF3)≥12%时电解质压降的测定第39-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4页
第5章 氧化铝浓度控制对阳极效应的影响第44-52页
    5.1 引言第44页
    5.2 实验理论依据第44-45页
    5.3 氧化铝浓度优化试验方案的选择第45-50页
        5.3.1 试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第45-48页
        5.3.2 氧化铝浓度对阳极效应的影响分析第48-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6章 氧化铝加料策略对阳极效应的影响第52-74页
    6.1 控制系统在铝电解生产中的实际意义第52-53页
    6.2 来宾铝330kA铝电解控制系统的现状第53-55页
        6.2.1 HCK-Ⅲ型铝电解槽控系统的来源第53页
        6.2.2 现HCK-Ⅲ型铝电解槽控系统存在的不足第53-55页
    6.3 控制系统优化思路第55-63页
        6.3.1 控制策略的制定第55页
        6.3.2 氧化铝浓度控制策略第55-63页
    6.4 氧化铝控制系统优化实验第63-74页
        6.4.1 实验创新点第64页
        6.4.2 实验测量结果第64-72页
        6.4.3 小结第72-7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7.1 结论第74页
    7.2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级双相不锈钢耐冲刷腐蚀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搅拌釜式生物氧化反应器中的多相流体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