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缩略语表 | 第7-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 ·药物基因组学简介 | 第13页 |
| ·药物的代谢 | 第13-14页 |
| ·CYP450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CYP450的分布和命名 | 第14页 |
| ·CYP450的分类 | 第14-15页 |
| ·CYP450的结构 | 第15-16页 |
| ·CYP450的功能成分 | 第16页 |
| ·CYP450的循环催化机制 | 第16-17页 |
| ·CYP450的功能 | 第17页 |
| ·影响CYP450活性的因素 | 第17-19页 |
| ·CYP450与药学监护 | 第19页 |
| ·CYP2D6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 ·CYP2D6的定位 | 第19页 |
| ·CYP2D6的三维结构 | 第19-20页 |
| ·CYP2D6的遗传多态性 | 第20-22页 |
| ·CYP2D6多态性与药物代谢 | 第22-23页 |
| ·CYP2D6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 | 第23-25页 |
| ·CYP2D6与药物相互作用 | 第25-26页 |
| ·药物代谢模型 | 第26-29页 |
| ·重组代谢酶的表达 | 第26-28页 |
| ·重组代谢酶的应用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CYP2D6*14B的重组表达 | 第29-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3页 |
| ·菌株和质粒载体 | 第29-30页 |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30-32页 |
| ·主要缓冲液 | 第32-33页 |
| ·方法 | 第33-39页 |
| ·pYES2/CT-CYP2D6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6页 |
| ·重组酵母菌株的构建 | 第36-38页 |
| ·重组酵母的大量诱导表达 | 第38页 |
| ·酵母微粒体的获得 | 第38页 |
| ·微粒体总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8页 |
| ·CYP2D6*14B定量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 ·CYP2D6*14B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9-40页 |
| ·目的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 | 第40-41页 |
| ·微粒体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41页 |
| ·CYP2D6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定点突变PCR | 第42页 |
| ·表达体系的选择 | 第42-43页 |
| ·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重组酶活性分析 | 第44-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微粒体 | 第44页 |
|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 ·主要溶液 | 第44页 |
| ·仪器 | 第44页 |
| ·方法 | 第44-46页 |
| ·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 ·酶活性检测 | 第45页 |
| ·AHMC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5-46页 |
| ·酶动力学检测 | 第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 ·线性反应时间和线性酶浓度的确定 | 第46-47页 |
| ·酶活性检测 | 第47-48页 |
| ·AHMC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8-49页 |
| ·酶动力学分析 | 第49页 |
| ·讨论 | 第49-52页 |
| ·CYP2D6*1活性分析 | 第49-50页 |
| ·CYP2D6*14B活性分析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药物相互作用 | 第52-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 ·微粒体 | 第52页 |
|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 ·方法 | 第52-53页 |
| ·半数抑制常数IC_(50)的计算 | 第53页 |
| ·结果 | 第53-54页 |
| ·药物筛选 | 第53-54页 |
| ·特异性抑制剂奎尼丁对CYP2D6*1和CYP2D6*14B的抑制 | 第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CYP2D6*10的检测 | 第56-64页 |
| ·研究对象 | 第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 ·样本采集 | 第56页 |
| ·DNA提取质量 | 第56页 |
| ·CYP2D6*10基因检测方法 | 第56-57页 |
| ·CYP2D6*5基因检测方法 | 第57-58页 |
| ·实验结果 | 第58-62页 |
| ·CYP2D6*10检测结果 | 第58-60页 |
| ·CYP2D*5检测结果 | 第60-61页 |
| ·测序验证 | 第61-62页 |
| ·讨论 | 第62-64页 |
| ·CYP2D6*10基因多态性 | 第62页 |
| ·CYP2D6*10检测方法 | 第62-64页 |
| 全文小结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