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微卫星分子标记简介 | 第13-14页 |
2 微卫星标记的获取方法 | 第14-16页 |
2.1 小片段基因组随机克隆法 | 第14页 |
2.2 富集法 | 第14页 |
2.3 跨种扩增法 | 第14页 |
2.4 公共数据库查找法 | 第14-15页 |
2.5 转录组测序筛选微卫星 | 第15-16页 |
3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3.1 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6-17页 |
3.2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第17页 |
3.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7-18页 |
4 GHR基因 | 第18-20页 |
5 微卫星标记在白梭吻鲈中的开发、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5.1 白梭吻鲈的分类 | 第20页 |
5.2 白梭吻鲈的形态特征 | 第20页 |
5.3 白梭吻鲈的生活习性 | 第20-21页 |
5.4 白梭吻鲈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1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试验一 基于Illumina技术白梭吻鲈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23-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1.1 材料 | 第23页 |
1.2 组织RNA提取与cDNA文库构建 | 第23-24页 |
1.3 测序除杂及序列拼接 | 第24页 |
1.4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 第24页 |
1.5 SSR开发及引物设计、PCR扩增 | 第24页 |
1.6 SSR多态性验证 | 第24-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2.1 Illumina双端测序和转录组拼接 | 第26页 |
2.2 基因注释 | 第26-28页 |
2.3 EST-SSRs的类型和分布 | 第28-30页 |
2.4 PCR 扩增验证 SSR 可用性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3.1 Illumina测序 | 第31页 |
3.2 白梭吻鲈微卫星序列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3.3 微卫星多态性验证 | 第32-33页 |
试验二 白梭吻鲈三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 第33-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2 结果 | 第35-39页 |
2.1 微卫星引物PCR扩增结果 | 第35页 |
2.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5-38页 |
2.3 群体间遗传分化与遗传距离分析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3.1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 | 第39页 |
3.2 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39页 |
3.3 三个群体的遗传分化 | 第39-41页 |
试验三 白梭吻鲈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41-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1.2 微卫星引物 | 第42-43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43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3-48页 |
2.1 白梭吻鲈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43-44页 |
2.2 生长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第44-45页 |
2.3 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 | 第45-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3.1 白梭吻鲈试验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48页 |
3.2 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SSR标记的分析 | 第48-50页 |
试验四 白梭吻鲈GH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50-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5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1-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2.1 白梭吻鲈GHR cDNA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55-58页 |
2.2 相似性比较和进化树构建 | 第58-59页 |
2.3 白梭吻鲈GHR在各组织的表达情况 | 第59页 |
3 讨论 | 第59-63页 |
3.1 GHR的结构特征 | 第59-61页 |
3.2 白梭吻鲈GHR基因在生长差异群体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