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雨水管网优化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法简介第13-16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雨水管网优化的理论基础第17-27页
    2.1 遗传算法的简介第17-20页
        2.1.1 遗传算法的产生与发展第17-18页
        2.1.2 遗传算法概要第18-19页
        2.1.3 遗传算法的特点第19-20页
    2.2 遗传操作算子第20-23页
        2.2.1 选择操作(selection)第20-21页
        2.2.2、交叉或基因重组操作(crossover/recombination)第21页
        2.2.3、变异操作(mutation)第21页
        2.2.4 遗传操作算子的工作原理第21-23页
    2.3 遗传算法的运行过程分析第23-24页
    2.4 遗传算法计算实例第24-26页
    2.5 遗传算法的主要缺点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安庆市短历时暴雨强度P-Ⅲ型曲线拟合第27-42页
    3.1 皮尔逊(K.Pearson)Ⅲ型分布第28-31页
        3.1.1 P-Ⅲ型曲线的数字特征第29-30页
        3.1.2 P-Ⅲ型曲线计算基础第30页
        3.1.3 P-Ⅲ型曲线水文计算第30-31页
    3.2 参数估计的方法第31-32页
    3.3 P-Ⅲ型曲线拟合第32-33页
        3.3.1 目估适线法第32-33页
        3.3.2 优化适线法第33页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安庆市短历时暴雨强度P-Ⅲ型曲线拟合第33-42页
        3.4.1 基础资料分析第33页
        3.4.2 遗传算法在安庆市暴雨频率曲线分布求解中的应用第33-34页
        3.4.3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4-42页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安庆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第42-57页
    4.1 暴雨强度分公式的推求第42-49页
        4.1.1 基于遗传算法的暴雨强度分公式的推求第42-43页
        4.1.2 目标函数的构造第43-44页
        4.1.3 优化结果分析第44-47页
        4.1.4 误差分析第47-48页
        4.1.5 误差评价指标第48页
        4.1.6 暴雨强度分公式第48-49页
    4.2 暴雨强度总公式的推求第49-57页
        4.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暴雨强度总公式的推求第50页
        4.2.2 目标函数构造第50-51页
        4.2.3 误差分析第51页
        4.2.4 计算结果第51-55页
        4.2.5 与旧版暴雨强度公式的对比分析第55-56页
        4.2.6 结果分析第56-57页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雨水管网优化设计基础第57-69页
    5.1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第57-61页
        5.1.1 暴雨强度的确定第57-58页
        5.1.2 设计降雨历时的确定第58-59页
        5.1.3 径流系数的确定第59页
        5.1.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第59-60页
        5.1.5 汇水面积的确定第60-61页
    5.2 管网造价基础第61-63页
    5.3 约束条件第63-65页
    5.4 基于遗传算法的雨水管网优化第65-69页
        5.4.1 目标函数第65-66页
        5.4.2 罚函数第66页
        5.4.3 基于遗传算法的雨水管网优化第66-69页
第六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雨水管网优化工程实例第69-73页
    6.1 工程背景第69-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5页
    7.1 结论第73页
    7.2 建议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市推进住宅产业化研究
下一篇:建筑冷源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