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变电站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3 虚拟仪器技术 | 第13-17页 |
| 1.3.1 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 1.3.2 虚拟仪器的系统构成 | 第15-17页 |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2 变电站在线监测的原理 | 第20-38页 |
| 2.1 变压器的在线监测原理 | 第21-29页 |
| 2.1.1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 | 第22-26页 |
| 2.1.2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 第26页 |
| 2.1.3 套管在线监测 | 第26页 |
| 2.1.4 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 | 第26页 |
| 2.1.5 温度在线监测 | 第26-27页 |
| 2.1.6 介质损耗在线监测 | 第27-29页 |
| 2.2 容性设备在线监测原理 | 第29-31页 |
| 2.2.1 容性设备简介 | 第29-30页 |
| 2.2.2 介损在线监测原理 | 第30页 |
| 2.2.3 监测中的误差 | 第30-31页 |
| 2.3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原理 | 第31-36页 |
| 2.3.1 氧化锌避雷器等效模型 | 第32-33页 |
| 2.3.2 氧化锌避雷器现场监测原理 | 第33页 |
| 2.3.3 氧化锌避雷器数据处理原理 | 第33-36页 |
| 2.4 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第36-38页 |
| 2.4.1 LabVIEW介绍 | 第36页 |
| 2.4.2 LabVIEW程序设计步骤 | 第36-38页 |
| 3 系统的硬件的选型 | 第38-46页 |
| 3.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8-39页 |
| 3.2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 第39-41页 |
| 3.3 气敏传感器的选型 | 第41-42页 |
| 3.4 电压传感器的选型 | 第42页 |
| 3.5 电流传感器的选型 | 第42-43页 |
| 3.6 数据采集卡的选型 | 第43-46页 |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6-58页 |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6-47页 |
| 4.2 本论文软件构成 | 第47-48页 |
| 4.3 主界面的设计 | 第48-51页 |
| 4.4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1-52页 |
| 4.5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模块 | 第52-54页 |
| 4.6 介质损耗在线监测模块 | 第54-55页 |
| 4.7 谐波分析模块 | 第55-56页 |
| 4.8 越限数据提取模块 | 第56-58页 |
| 5 系统测试与仿真 | 第58-64页 |
| 5.1 测试方案的介绍 | 第58页 |
| 5.2 测试目标与方案选择 | 第58-59页 |
| 5.3 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59页 |
| 5.4 测试内容及结果 | 第59-63页 |
| 5.4.1 数据采集模块测试 | 第59-60页 |
| 5.4.2 容性设备在线监测模块测试 | 第60-61页 |
| 5.4.3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模块测试 | 第61-6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