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概述 | 第11-15页 |
1.1.1 弦支穹顶结构的构成 | 第11页 |
1.1.2 弦支穹顶结构的受力原理及特点 | 第11-12页 |
1.1.3 弦支穹顶结构的分类 | 第12-15页 |
1.2 弦支穹顶结构在国内、外的工程实例 | 第15-19页 |
1.2.1 弦支穹顶结构在国外的工程实例 | 第15-16页 |
1.2.2 弦支穹顶结构在国内的工程实例 | 第16-19页 |
1.3 弦支穹顶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弦支穹顶结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弦支穹顶结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2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参数化分析 | 第24-46页 |
2.1 概述 | 第24页 |
2.2 有限元模型 | 第24-25页 |
2.3 弦支穹顶结构参数化分析 | 第25-44页 |
2.3.1 矢跨比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26-30页 |
2.3.2 撑杆高度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30-40页 |
2.3.3 环索布置形式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2.3.4 预应力模式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风场特性及流固耦合理论介绍 | 第46-55页 |
3.1 概述 | 第46页 |
3.2 近地风荷载的特性 | 第46-50页 |
3.2.1 平均风的描述方法 | 第46-48页 |
3.2.2 脉动风的描述方法 | 第48-50页 |
3.3 结构风荷载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3.3.1 理论分析法 | 第50页 |
3.3.2 现场实测法 | 第50页 |
3.3.3 风洞试验法 | 第50-51页 |
3.3.4 CFD数值模拟法 | 第51页 |
3.4 流固耦合理论阐述 | 第51-55页 |
3.4.1 基于Lagrangian法的结构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53页 |
3.4.2 基于ALE描述的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53页 |
3.4.3 流固耦合问题的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3.4.4 流固耦合求解法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弦支穹顶结构风振特性的研究 | 第55-8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模型建立及测点布置 | 第55-57页 |
4.2.1 结构模型 | 第55-56页 |
4.2.2 流体模型 | 第56页 |
4.2.3 流场选取及风速模拟 | 第56-57页 |
4.2.4 布置测点 | 第57页 |
4.3 数值模拟结果图 | 第57-72页 |
4.4 风振系数分析 | 第72-75页 |
4.5 风压分布系数分析 | 第75-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