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概论 | 第11-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1.2.1 清洁生产的定义及发展 | 第11-13页 |
| 1.2.2 清洁生产主要内容和目标 | 第13页 |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17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清洁生产概述及四川省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 第17-23页 |
| 2.1 清洁生产的意义 | 第17-18页 |
| 2.1.1 清洁生产使工业持续发展 | 第17页 |
| 2.1.2 清洁生产开创了防治污染新阶段 | 第17页 |
| 2.1.3 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 第17页 |
| 2.1.4 清洁生产丰富和完善了企业生产管理理论 | 第17页 |
| 2.1.5 清洁生产提升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 | 第17-18页 |
| 2.2 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 | 第18-19页 |
| 2.3 清洁生产新要求 | 第19-20页 |
| 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一次修订) | 第19页 |
| 2.3.2 行业准入 | 第19-20页 |
| 2.3.3 行业环保核查 | 第20页 |
| 2.4 四川省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 2.4.1 推行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 | 第20-21页 |
| 2.4.2 四川省推行清洁生产的紧迫性 | 第21-23页 |
| 第3章 四川省清洁生产推进情况分析 | 第23-39页 |
| 3.1 清洁生产面临的形势 | 第23-29页 |
| 3.1.1 污染物排放状况 | 第23-25页 |
| 3.1.2 能源消耗及节能降耗状况 | 第25-28页 |
| 3.1.3 节能减排的要求 | 第28-29页 |
| 3.2 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 | 第29页 |
| 3.3 清洁生产审核对象 | 第29-31页 |
| 3.3.1 2013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要求对象 | 第29-30页 |
| 3.3.2 行业环保核查要求对象 | 第30页 |
| 3.3.3 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对象 | 第30-31页 |
| 3.4 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情况 | 第31-39页 |
| 3.4.1 完成审核企业地区分布 | 第31页 |
| 3.4.2 完成审核企业行业分布 | 第31-32页 |
| 3.4.3 完成审核企业清洁生产方案及效益 | 第32-39页 |
| 第4章 四川省清洁生产绩效评估及促进机制研究 | 第39-63页 |
| 4.1 评估方法 | 第39-44页 |
| 4.1.1 评估目的 | 第39页 |
| 4.1.2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 4.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4页 |
| 4.2 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 | 第44-54页 |
| 4.2.1 四川省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 | 第44-45页 |
| 4.2.2 各地市(州)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 | 第45-49页 |
| 4.2.3 各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 | 第49-54页 |
| 4.3 典型清洁生产技术 | 第54-56页 |
| 4.3.1 节能技术 | 第54-55页 |
| 4.3.2 节水技术 | 第55页 |
| 4.3.3 废水及其污染物减排技术 | 第55页 |
| 4.3.4 废气及其污染物减排技术 | 第55-56页 |
| 4.3.5 其他污染物减排技术 | 第56页 |
| 4.4 清洁生产促进机制研究 | 第56-63页 |
| 4.4.1 清洁生产促进机制理论基础—综合激励理论 | 第56-57页 |
| 4.4.2 建立清洁生产促进机制的必要性 | 第57-58页 |
| 4.4.3 四川省清洁生产促进机制 | 第58-63页 |
| 结论及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建议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