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2页 |
综述一 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第15-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综述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 第24-32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2-47页 |
前言 | 第32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2-34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32-3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33-34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34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34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34页 |
2 临床设计 | 第34-36页 |
2.1 研究类型 | 第34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34-35页 |
2.3 病例来源 | 第35页 |
2.4 治疗方法 | 第35-36页 |
2.5 症状积分分级量化 | 第36页 |
2.6 观察时间点 | 第36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6-43页 |
3.1 证候例数统计 | 第36-37页 |
3.2 证候积分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37-40页 |
3.3 证候出现例数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40-41页 |
3.4 气/血虚证与HB、RBC、HCT的相关性 | 第41-42页 |
3.5 气/血虚证与白蛋白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4.1 中医对气虚证的认识 | 第43-44页 |
4.2 中医对血虚证的认识 | 第44页 |
4.3 中医对气血关系的认识 | 第44页 |
4.4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证型分布情况 | 第44-45页 |
4.5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气/血虚证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页 |
4.6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气/血虚证与HB、RBC、HCT、ALB的相关性探析 | 第45-46页 |
4.7 本研究意义 | 第46页 |
4.8 本研究局限性 | 第46-47页 |
附表 病例观察表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