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州牡丹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曹州牡丹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曹州的自然环境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曹州的人文环境 | 第13-15页 |
第三节 中华牡丹文化的渊源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曹州牡丹文化的构成及表现形态 | 第17-33页 |
第一节 牡丹文化的文学载体 | 第17-27页 |
一、民间传说 | 第17-25页 |
二、诗词 | 第25-27页 |
三、散文、小说 | 第27页 |
第二节 牡丹文化的物质载体 | 第27-31页 |
一、饮食 | 第28-29页 |
二、医药 | 第29-30页 |
三、艺术品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牡丹文化的民俗事象 | 第31-33页 |
一、生产民俗 | 第32页 |
二、生活民俗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曹州牡丹文化聚焦:花神庙会信仰扫描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牡丹花神信仰的形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牡丹花神庙的形成与发展 | 第34-36页 |
一、牡丹花神庙的形成 | 第34-35页 |
二、牡丹花神庙的发展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牡丹花神祭祀的过程描述及仪式分析 | 第36-38页 |
一、牡丹花神庙的准备活动 | 第36-37页 |
二、牡丹花神庙的仪式过程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节 牡丹花神祭祀的文化内涵 | 第38-41页 |
一、自然崇拜 | 第38-39页 |
二、生育崇拜 | 第39-40页 |
三、图腾崇拜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曹州牡丹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承与保护 | 第41-48页 |
第一节 曹州牡丹文化的价值 | 第41-43页 |
一、美学价值 | 第41-42页 |
二、经济价值 | 第42页 |
三、教育价值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曹州牡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43-48页 |
一、曹州牡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 第43-45页 |
二、曹州牡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若干建议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