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抗原抗体的亲和层析 | 第10-12页 |
| 1.1.1 多聚体化可以提高抗原抗体亲和力 | 第10-11页 |
| 1.1.2 亲和层析的固相载体对亲和力也起重要作用 | 第11-12页 |
| 1.1.3 纤维素是较好的亲和层析固相 | 第12页 |
| 1.2 蛋白酶抑制剂 | 第12-14页 |
| 1.2.1 蛋白酶抑制剂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活性 | 第12-13页 |
| 1.2.2 BBI是一种大豆蛋白酶抑制剂,在医药上具有抗癌等作用 | 第13-14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第2章 大豆蛋白酶抑制剂(BBI)单链抗体(ScFv)与其含五聚体结构域的载体构建 | 第16-32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 2.2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16-21页 |
| 2.2.1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 2.2.2 软件工具 | 第17-18页 |
| 2.2.3 主要试剂 | 第18-21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 2.3.1 感受态的制备 | 第22-23页 |
| 2.3.2 PCR | 第23-24页 |
| 2.3.3 酶切 | 第24-25页 |
| 2.3.4 核酸电泳胶 | 第25页 |
| 2.3.5 连接 | 第25页 |
| 2.3.6 转化 | 第25页 |
| 2.3.7 筛单克隆抗体 | 第25-26页 |
| 2.3.8 中提质粒 | 第26页 |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 2.4.1 大豆蛋白酶抑制剂(BBI)与其含五聚体结构域的载体构建 | 第26-28页 |
| 2.4.2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与其含五聚体结构域的PCR扩增和酶切验证 | 第28-32页 |
| 第3章 可结合纤维素的五聚体化单链抗体的表达与纯化 | 第32-41页 |
| 3.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 3.2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32-36页 |
| 3.2.1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3.2.2 主要试剂 | 第32-36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 3.3.1 诱导原核表达 | 第36页 |
| 3.3.2 超声 | 第36页 |
| 3.3.3 Ni-NTA纯化 | 第36页 |
| 3.3.4 透析复性 | 第36页 |
| 3.3.5 与微晶纤维素(MCC)亲和能力检测 | 第36-37页 |
| 3.3.6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法(coomassie blue staining)检测 | 第37页 |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 3.4.1 可结合纤维素的五聚体化单链抗体的表达 | 第37-38页 |
| 3.4.2 pET-22b-1X与pET-22b-260不可结合纤维素的五聚体化单链抗体的表达 | 第38页 |
| 3.4.3 可结合纤维素的五聚体化单链抗体的纯化与复性 | 第38-39页 |
| 3.4.4 pET-22b-1X与pET-22b-260不可结合纤维素的五聚体化单链抗体的纯化 | 第39-40页 |
| 3.4.5 可结合纤维素的五聚体化单链抗体的亲和力检测 | 第40-41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 4.1 结论 | 第41页 |
| 4.2 展望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综述 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47-56页 |
| 1.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 | 第47页 |
| 2.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结构 | 第47-48页 |
| 3.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分离提纯 | 第48-49页 |
| 4.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功能 | 第49-52页 |
| 5.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