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广州地铁盾构隧道管片及接头构造 | 第16-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1.3.1 盾构隧道纵向变形产生的原因 | 第21-22页 |
1.3.2 盾构隧道横向性能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1.3.3 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机理及力学行为 | 第24-26页 |
1.3.4 现有纵向变形控制指标及评价标准 | 第26-28页 |
1.4 现有研究评价 | 第28-29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0页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考虑横向效应的纵向变形计算 | 第32-44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盾构隧道横向性能的理论计算 | 第33-37页 |
2.2.1 横向性能计算模型确定 | 第33-35页 |
2.2.2 考虑横向刚度效应的理论计算 | 第35-37页 |
2.3 考虑横向效应的纵向等效连续化计算模型 | 第37-43页 |
2.3.1 环间接头计算的基本假定 | 第37-38页 |
2.3.2 盾构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 | 第38-42页 |
2.3.3 纵向变形与环缝张开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纵向结构受力与环缝张开量的精细计算 | 第44-57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管片环间螺栓计算模型 | 第44-48页 |
3.2.1 实际环间接头与等效螺栓环差异 | 第44-45页 |
3.2.2 纵向接头精细化建模 | 第45-48页 |
3.3 模型计算结果及公式修正 | 第48-52页 |
3.3.1 模型计算结果 | 第48-49页 |
3.3.2 影响因素分析及公式修正 | 第49-52页 |
3.4 纵向结构受力与环缝张开量的关系 | 第52-54页 |
3.5 纵向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和评估等级 | 第54-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计算实例 | 第57-82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工程概况 | 第57-62页 |
4.2.1 工程位置及场地概况 | 第57-60页 |
4.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 第60-62页 |
4.3 监测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4.3.1 监测目的及意义 | 第62页 |
4.3.2 监测内容 | 第62-63页 |
4.3.3 测点布置 | 第63-65页 |
4.4 隧道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4.5 数值模型建立 | 第67-72页 |
4.5.1 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67页 |
4.5.2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67-68页 |
4.5.3 邻近工程施工模拟的实现 | 第68-72页 |
4.6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4.6.1 横向收敛变形数值计算结果及模型合理性分析 | 第72-73页 |
4.6.2 隧道纵向变形数值计算结果 | 第73-75页 |
4.7 考虑横向效应的纵向变形安全评估算例 | 第75-80页 |
4.7.1 横向收敛变形理论验算 | 第75-77页 |
4.7.2 考虑横向变形的纵向变形安全评估 | 第77-8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