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可靠性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加速退化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3.1 退化数据的建模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1.3.2 退化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1.3.3 加速退化试验设计与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4 电连接器可靠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1.5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5.1 课题背景 | 第25-2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贮存环境下电连接器的失效物理分析 | 第28-40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电连接器的结构与功能要求 | 第28-30页 |
2.2.1 电连接器的结构及功能 | 第28-29页 |
2.2.2 电连接器的功能要求 | 第29-30页 |
2.3 型号装备及电连接器的贮存剖面 | 第30-32页 |
2.4 电连接器贮存环境效应分析 | 第32-36页 |
2.4.1 接触对的环境效应分析 | 第32-33页 |
2.4.2 绝缘件的环境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2.4.3 壳体及附件的环境效应分析 | 第34-36页 |
2.5 电连接器贮存环境失效模式分析 | 第36页 |
2.6 电连接器在贮存环境下的失效机理 | 第36-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电连接器贮存环境下可靠性设计与统计分析建模 | 第40-49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电连接器贮存环境下可靠性设计建模 | 第40-43页 |
3.2.1 接触对电阻的表达式 | 第40-41页 |
3.2.2 接触电阻与接触参数的关系 | 第41-43页 |
3.3 电连接器退化失效的可靠性统计建模 | 第43-45页 |
3.3.1 单个接触对退化失效的寿命分布模型 | 第43-45页 |
3.3.2 电连接器的接触寿命分布模型 | 第45页 |
3.4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设计 | 第45-48页 |
3.4.1 电连接器可靠性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3.4.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电连接器可靠性试验方案的优化设计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电连接器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模型及准则 | 第50-51页 |
4.2.1 电连接器加速退化统计模型 | 第50页 |
4.2.2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准则 | 第50-51页 |
4.3 试验方案优化设计的极大似然估计理论 | 第51-56页 |
4.3.1 接触对加速退化数据的似然函数 | 第51-52页 |
4.3.2 退化模型参数估计值的信息矩阵和协方差矩阵 | 第52-55页 |
4.3.3 正常应力水平下对数寿命中位数估计值的渐近方差 | 第55-56页 |
4.4 恒加退化试验方案的优化设计模型 | 第56-58页 |
4.4.1 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 第56页 |
4.4.2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变量的选择 | 第56-57页 |
4.4.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57页 |
4.4.4 样本量的确定 | 第57-58页 |
4.5 电连接器加速退化试验方案的优化 | 第58-63页 |
4.5.1 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58页 |
4.5.2 试验方案的优化 | 第58-61页 |
4.5.3 电连接器的加速退化调整试验方案 | 第61-62页 |
4.5.4 改动后的电连接器恒加退化调整试验方案的稳健性分析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电连接器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案的模拟评价 | 第64-70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模拟评价的准则、数据的仿真方法和估计理论 | 第64-66页 |
5.2.1 试验方案模拟评价的准则 | 第64-65页 |
5.2.2 试验数据的仿真方法 | 第65页 |
5.2.3 试验方案模拟评价的估计理论 | 第65-66页 |
5.3 电连接器恒加退化试验方案的模拟评价 | 第66-68页 |
5.3.1 恒加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的方法 | 第66-67页 |
5.3.2 J599III/26(20)FA35型电连接器恒加退化试验方案的模拟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5.4 J599III/26(20)FA35型电连接器恒加退化试验的具体方案 | 第68-69页 |
5.4.1 试验方案 | 第68-69页 |
5.4.2 试验样品、测试方法与试验设备 | 第69页 |
5.4.3 试验样本的准备与失效判据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电连接器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70-80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恒定应力加速退化统计分析模型 | 第70-71页 |
6.3 退化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 第71-72页 |
6.4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特征值 | 第72-73页 |
6.4.1 退化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72页 |
6.4.2 电连接器可靠度的估计 | 第72-73页 |
6.4.3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特征值 | 第73页 |
6.5 电连接器可靠性特征值的区间估计 | 第73-79页 |
6.5.1 Bootstrap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 第74-75页 |
6.5.2 Bootstrap估计法的偏估 | 第75页 |
6.5.3 电连接器对数中位寿命的区间估计 | 第75-78页 |
6.5.4 Bootstrap区间估计精度的评估 | 第78-7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7章 电连接器加速退化模型的验证 | 第80-87页 |
7.1 引言 | 第80页 |
7.2 加速退化模型的检验 | 第80-84页 |
7.2.1 退化轨迹模型的检验 | 第80-81页 |
7.2.2 退化率分布的检验 | 第81-83页 |
7.2.3 电连接器加速退化方程的验证 | 第83-84页 |
7.3 电连接器失效分析的验证 | 第84-8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8.1 总结 | 第87-88页 |
8.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和参与项目情况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