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基本概念 | 第21-24页 |
2.1.1 内部控制的涵义 | 第21页 |
2.1.2 控制活动的内容 | 第21-24页 |
2.1.3 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定义 | 第24页 |
2.2 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系统理论 | 第24页 |
2.2.2 控制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模糊数学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 第26-35页 |
3.1 T公司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2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现状 | 第27-32页 |
3.2.1 固定资产管理业务 | 第27-29页 |
3.2.2 工程项目业务 | 第29-30页 |
3.2.3 业务外包 | 第30-31页 |
3.2.4 采购业务 | 第31-32页 |
3.3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3.1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松懈 | 第32页 |
3.3.2 工程项目施工效率低 | 第32-33页 |
3.3.3 业务外包流程缺乏监管 | 第33页 |
3.3.4 采购业务成本过高 | 第33-35页 |
第4章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 | 第35-54页 |
4.1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评价过程 | 第35-47页 |
4.1.1 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评价方法选择 | 第35-36页 |
4.1.2 选择评价指标 | 第36-38页 |
4.1.3 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 第38-41页 |
4.1.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1-44页 |
4.1.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进行评价 | 第44-47页 |
4.2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4.2.1 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2.2 工程项目业务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2.3 业务外包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2.4 采购业务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4.2.5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评价综合分析 | 第53-54页 |
第5章 提高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 第54-61页 |
5.1 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措施 | 第54页 |
5.2 工程项目业务方面的措施 | 第54-55页 |
5.2.1 明确管理级的工作职责 | 第54-55页 |
5.2.2 推行绩效考评薪酬激励制 | 第55页 |
5.3 业务外包方面的措施 | 第55-57页 |
5.3.1 强化业务外包申请及招投标监督 | 第55-56页 |
5.3.2 执行业务外包的监督与考评 | 第56页 |
5.3.3 加强对续签和淘汰的监管 | 第56-57页 |
5.4 采购业务方面的措施 | 第57-61页 |
5.4.1 落实采购过程的审批和监管流程 | 第58-59页 |
5.4.2 建立供应商往来记录信息库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1 T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A.2 各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