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雾霾天气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1.4.2 比较分析法第12-13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3-15页
2 雾霾天气的概念及成因第15-19页
    2.1 雾霾的概念第15-16页
    2.2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第16-18页
        2.2.1 理论原因第16-17页
        2.2.2 实际原因第17页
        2.2.3 管理监督原因第17-18页
    2.3 雾霾与雾霾天气的区别第18-19页
3 有关治理雾霾天气的法律理论第19-23页
    3.1 损害填补第19-20页
    3.2 权益受损第20-23页
4 我国雾霾天气防治法律对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3-29页
    4.1 我国雾霾天气防治法律对策的现状第23-24页
        4.1.1 立法现状第23-24页
        4.1.2 具体实施效果评价第24页
    4.2 我国雾霾天气防治法律对策存在的问题第24-29页
        4.2.1 立法方面第24-25页
        4.2.2 法律实施方面第25-29页
5 国外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及启示第29-35页
    5.1 美国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29-30页
        5.1.1 美国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第29-30页
        5.1.2 对我国的启示第30页
    5.2 英国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0-33页
        5.2.1 英国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第30-32页
        5.2.2 对我国的启示第32-33页
    5.3 日本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3-35页
        5.3.1 日本防治雾霾天气的经验第33-34页
        5.3.2 对我国的启示第34-35页
6 我国防治雾霾天气的法律对策建议第35-47页
    6.1 完善立法第35-38页
        6.1.1 进一步确立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第35页
        6.1.2 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5-36页
        6.1.3 完善核安全法第36页
        6.1.4 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第36-37页
        6.1.5 完善防治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法律第37-38页
    6.2 完善各项制度第38-47页
        6.2.1 完善燃煤利用的法律制度第38-39页
        6.2.2 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第39-40页
        6.2.3 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第40-41页
        6.2.4 完善雾霾污染信息公开制度第41-42页
        6.2.5 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评制度第42-44页
        6.2.6 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第44-47页
7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升流速及基质供给对Anammox反应器脱氮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