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表面质量和加载模式对洁净42CrMo高强钢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材料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回顾第12-15页
        1.2.1 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材料第12页
        1.2.2 超高周疲劳的S-N曲线特征第12-14页
        1.2.3 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1.3 超声波疲劳试验技术第15-20页
        1.3.1 超声波疲劳试验设备第15-16页
        1.3.2 超声波疲劳试验系统原理第16-17页
        1.3.3 超声波疲劳试验的试样尺寸第17-20页
    1.4 试验材料及试样第20-22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粗糙度对洁净42CrMo高强钢高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第23-34页
    2.1 试验方法第23-25页
        2.1.1 不同表面加工质量试样的制备第23-25页
        2.1.2 试验加载第25页
    2.2 试验的S-N曲线第25-29页
    2.3 断口观察第29-32页
        2.3.1 SEM观察第29-30页
        2.3.2 EDS元素分析第30-32页
    2.4 试验结果分析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加载模式对洁净42CrMo高强钢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第34-46页
    3.1 试验方法第34-36页
    3.2 试验的S-N曲线第36-39页
    3.3 断口观察第39-43页
        3.3.1 SEM观察第39-40页
        3.3.2 EDS元素分析第40-43页
    3.4 试验结果分析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有损状态下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第46-58页
    4.1 研究背景第46-47页
    4.2 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准则第47-51页
    4.3 材料在有损状态下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推导第51-56页
        4.3.1 基于Miner准则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推导第51-53页
        4.3.2 基于Marco-Starkey理论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推导第53-56页
        4.3.3 实验验证流程设计第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米级金刚石铜基砂轮节块微波烧结基础研究
下一篇:CFRP与DC04钢胶接接头力学性能研究与失效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