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6-17页 |
1.1.3 课题背景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网络企业理财的情境迁移研究 | 第21-33页 |
2.1 情境理论 | 第21-27页 |
2.1.1 情境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2 产品情境组成要素 | 第22-23页 |
2.1.3 本文情境概念的界定 | 第23页 |
2.1.4 设计情境知识及其特点 | 第23-25页 |
2.1.5 情境知识的可迁移性 | 第25-27页 |
2.2 互联网理财 | 第27-31页 |
2.2.1 互联网理财的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2.2.2 互联网理财的分类及要素 | 第28页 |
2.2.3 互联网理财的情境下消费认知模型 | 第28-29页 |
2.2.4 互联网理财的动机、情绪、态度因素 | 第29-31页 |
2.3 企业理财 | 第31-33页 |
2.3.1 企业理财的理性与超理性思维 | 第31-32页 |
2.3.2 企业理财的谨慎性 | 第32页 |
2.3.3 企业理财过程中的情境知识模型 | 第32-33页 |
第3章 企业理财Web界面的情境迁移模型设计 | 第33-51页 |
3.1 Web界面设计研究 | 第33-38页 |
3.1.1 Web界面设计概念 | 第33页 |
3.1.2 Web界面设计的内容 | 第33-34页 |
3.1.3 Web界面的设计层次 | 第34-35页 |
3.1.4 Web界面的设计原则 | 第35-38页 |
3.2 企业理财网站的用户研究 | 第38-45页 |
3.2.1 用户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3.2.2 用户研究结果 | 第39-42页 |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3.2.4 调研总结与需求提取与转化 | 第44-45页 |
3.3 情境迁移下的企业理财Web系统设计分析 | 第45-47页 |
3.3.1 一致性与差异性动态平衡关系 | 第45-46页 |
3.3.2 企业理财Web系统界面设计的情境迁移设计模型 | 第46-47页 |
3.4 情境迁移模型下企业理财界面设计策略 | 第47-51页 |
3.4.1 战略层情境迁移下的设计策略 | 第47页 |
3.4.2 范围层情境迁移下的设计策略 | 第47-48页 |
3.4.3 结构层情境迁移下的设计策略 | 第48页 |
3.4.4 框架层情境迁移下的设计策略 | 第48-49页 |
3.4.5 表现层情境迁移下的设计策略 | 第49-51页 |
第4章 企业理财Web界面设计项目实践 | 第51-68页 |
4.1 “百度企业理财”项目背景目标总述 | 第51页 |
4.2 “百度企业理财”项目设计前期 | 第51-55页 |
4.2.1 竞品分析 | 第51-54页 |
4.2.2 目标用户定位分析 | 第54页 |
4.2.3 用户角色建立 | 第54-55页 |
4.2.4 目标用户需求分析 | 第55页 |
4.3 设计方案产出阶段 | 第55-67页 |
4.3.1 主要信息模块及架构 | 第56-58页 |
4.3.2 主要模块交互原型设计 | 第58-61页 |
4.3.3 视觉高保真设计产出 | 第61-65页 |
4.3.4 可用性测试 | 第65-67页 |
4.3.5 上线效果与反馈 | 第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录用和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B 互联网企业理财情况问卷 | 第75-77页 |
附录C 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