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16-19页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 第16页 |
2.1.2 关税同盟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 | 第16-19页 |
2.2 关税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关税的含义及分类 | 第19-20页 |
2.2.2 关税减让含义及国际原则 | 第20-21页 |
第3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减让模式及降税趋势分析 | 第21-32页 |
3.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历史与现实 | 第21-23页 |
3.1.1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背景与发展进程 | 第21-22页 |
3.1.2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2 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模式梳理 | 第23-28页 |
3.2.1 早期收获产品的降税模式 | 第24-25页 |
3.2.2 正常产品的降税模式 | 第25-27页 |
3.2.3 敏感产品的降税模式 | 第27-28页 |
3.3 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趋势分析 | 第28-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减让对进口贸易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 第32-40页 |
4.1 关税减让对东盟贸易总量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4.2 关税减让对东盟十国贸易影响分析 | 第34-39页 |
4.2.1 东盟老成员国贸易影响分析 | 第34-38页 |
4.2.2 东盟新成员国贸易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减让效果实证分析 | 第40-49页 |
5.1 基础理论与实证变量介绍 | 第40-42页 |
5.1.1 引力模型理论简介 | 第40-41页 |
5.1.2 实证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5.2 关税税率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5.2.1 模型构建与基本假设 | 第42-43页 |
5.2.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页 |
5.2.3 回归结果与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5.3 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减让对贸易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5.3.1 模型构建与基本假设 | 第45-46页 |
5.3.2 回归结果与实证分析 | 第46-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6.2 中国与东盟加深贸易合作的相关建议 | 第50-52页 |
6.2.1 创新发展形式,助力中国东盟贸易新增长 | 第50页 |
6.2.2 注重国家个体差异,促进各国贸易稳步增长 | 第50-51页 |
6.2.3 以信息化推动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新升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