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无相位近场天线技术综述第16-38页
    1.1 研究背景和需求第17-18页
    1.2 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方案的探索第18-30页
    1.3 相位还原算法的探索第30-34页
    1.4 无相位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第34-36页
    1.5 本文所作工作及章节安排第36-38页
第二章 传统天线测量技术基本原理第38-48页
    2.1 无探头补偿的近场天线测量原理第38-43页
    2.2 有探头补偿的近场天线测量原理第43-48页
第三章 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基本原理第48-64页
    3.1 基于迭代傅里叶变换技术的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理论第48-53页
    3.2 扫描波束天线测量第53-62页
    3.3 平面近场无相位诊断技术原理第62-64页
第四章 算法收敛性讨论第64-74页
    4.1 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收敛性第64-65页
    4.2 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收敛性说明第65-70页
    4.3 迭代收敛判据探索第70-74页
第五章 算法仿真及误差分析第74-104页
    5.1 算例 1:阵列天线模型建立第74-77页
    5.2 算例 1:阵列天线近场数据获取第77-82页
    5.3 算例 1:基于阵列天线的无相位近场测量技术仿真第82-88页
    5.4 算例 2:喇叭天线设计第88-89页
    5.5 算例 2:喇叭天线近场数据获取第89-91页
    5.6 算例 2:基于喇叭天线的无相测量技术仿真第91-94页
    5.7 无相位近场天线诊断技术实验仿真第94-96页
    5.8 多因素对无相位近场测量技术影响第96-104页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几点设想第104-112页
    6.1 本文所做工作总结第104-105页
    6.2 改进相位还原算法精度的几点设想第105-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作者简介第121-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脊波滤波器和卷积结构学习模型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下一篇:10GHz SerDes扩频锁相环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