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基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讨五苓方的宜散不宜汤机制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4页
    1.1 五苓散的现代研究进展第17-30页
        1.1.1 中药剂型的研究概况第17-19页
        1.1.2 五苓散临床应用现状第19-20页
        1.1.3 五苓散低极性化学成分研究现状第20-28页
        1.1.4 五苓散低极性化学成分利尿作用研究现状第28-30页
    1.2 水通道蛋白的现代研究进展第30-31页
        1.2.1 水通道蛋白的历史沿革及作用机制第30-31页
        1.2.2 AQPs的体内分布第31页
    1.3 五苓散调节体内水分代谢的机制研究第31-34页
        1.3.1 五苓散的理论研究第31-32页
        1.3.2 五苓散的机制研究第32-34页
第二章 五苓方宜散不宜汤的物质基础研究第34-48页
    2.1 五苓方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第34-39页
        2.1.1 实验材料第34页
        2.1.2 实验方法第34-36页
        2.1.3 结构鉴定第36-39页
    2.2 五苓方汤剂和散剂差异成分研究第39-48页
        2.2.1 实验材料第39-40页
        2.2.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2.2.3 实验结果第41-48页
第三章 汤剂缺失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第48-67页
    3.1 三个化合物对HK-2细胞AQPs表达的影响第48-60页
        3.1.1 实验材料第48-50页
        3.1.2 实验方法第50-53页
        3.1.3 实验结果第53-60页
    3.2 三个化合物对Wistar大鼠肾脏AQPs表达的影响第60-67页
        3.2.1 实验材料第60-61页
        3.2.2 实验方法第61-62页
        3.2.3 实验结果第62-67页
讨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乳酸乳球菌为载体抗幽门螺杆菌疫苗的构建与免疫效果
下一篇:川芎嗪、丹参酮ⅡA对肺癌干细胞样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及耐药能力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