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2-17页 |
1.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4-15页 |
1.2.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1.3 钠离子电池概述 | 第17-22页 |
1.3.1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9-20页 |
1.3.2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0-22页 |
1.4 钼基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 | 第22-24页 |
1.4.1 二氧化钼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2 碳化钼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3页 |
1.4.3 二硫化钼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 本文的选题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1.5.1 本文的选题思路 | 第24页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药品与使用仪器 | 第26-27页 |
2.2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7-29页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多级MoO_2/Mo_2C/C复合纳米线的制备与储锂性能研究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多级MoO_2/Mo_2C/C复合纳米线的制备 | 第32-33页 |
3.3 多级MoO_2/Mo_2C/C复合纳米线的结构表征 | 第33-37页 |
3.4 多级MoO_2/Mo_2C/C复合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第37-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介孔Mo_2C/氮掺杂碳异质纳米线的制备与储锂(钠)电化学性能 | 第44-62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介孔Mo_2C/氮掺杂碳异质纳米线的制备 | 第44-45页 |
4.3 介孔Mo_2C/氮掺杂碳纳米线的结构表征 | 第45-47页 |
4.4 介孔Mo_2C/氮掺杂碳异质纳米线储锂性能研究 | 第47-58页 |
4.5 介孔Mo_2C/氮掺杂碳异质纳米线储钠性能研究 | 第58-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MoS_2/C复合纤维的制备与储锂(钠)性能研究 | 第62-78页 |
5.1 引言 | 第62-63页 |
5.2 MoS_2/C复合纤维的制备 | 第63页 |
5.3 MoS_2/C复合纤维的结构表征 | 第63-68页 |
5.4 不同含碳量MoS_2/C复合纤维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8-76页 |
5.4.1 MoS_2/C复合纤维储锂电化学性能 | 第68-72页 |
5.4.2 MoS_2/C复合纤维储钠电化学性能 | 第72-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CVD制备碳包覆硫化物复合物及储钠性能研究 | 第78-100页 |
6.1 引言 | 第78页 |
6.2 MoS_2@C纳米片的制备和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78-90页 |
6.2.1 MoS_2@C纳米片的制备 | 第78-79页 |
6.2.2 MoS_2@C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 第79-83页 |
6.2.3 MoS_2@C纳米片的储钠电化学性能 | 第83-90页 |
6.3 SnS@C复合微米板的制备和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90-98页 |
6.3.1 实验部分 | 第91页 |
6.3.2 结果与讨论 | 第91-9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附件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