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工作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演进 | 第13-14页 |
2.1.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理论 | 第13页 |
2.1.2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理论 | 第13页 |
2.1.3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 | 第13-14页 |
2.2 技术进步测算方法的概述 | 第14-15页 |
2.2.1 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的比较 | 第14-15页 |
2.3 相关的国内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16-18页 |
第3章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 第18-22页 |
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 | 第18-19页 |
3.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 第19页 |
3.3 随机前沿模型中生产函数的设定形式 | 第19-22页 |
3.3.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 第20页 |
3.3.2 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形式(CES) | 第20-21页 |
3.3.3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 第21-22页 |
第4章 数据说明和描述统计 | 第22-38页 |
4.1 变量的选取 | 第22页 |
4.2 数据来源和调整说明 | 第22-24页 |
4.3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第24-38页 |
4.3.1 全国以及三大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描述 | 第24-26页 |
4.3.2 全国以及各地区劳动力的统计描述 | 第26-28页 |
4.3.3 物质资本存量的统计描述 | 第28-30页 |
4.3.4 人力资本的统计描述 | 第30-32页 |
4.3.5 关于进口占GDP的比重(IM/GDP)的描述统计 | 第32-33页 |
4.3.6 出口总额占GDP(EX/GDP)的比重统计性描述分析 | 第33-35页 |
4.3.7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统计描述 | 第35-38页 |
第5章 全国以及三大地区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8-54页 |
5.1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5.2 模型设定检验 | 第41-43页 |
5.3 投入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分析 | 第43-47页 |
5.3.1 全国地区的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5.3.2 对东部地区统计分析 | 第44页 |
5.3.3 对中部地区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5.3.4 对西部部地区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5.4 全国各地区技术效率变迁路径 | 第47-50页 |
5.5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4页 |
第6章 主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4-60页 |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54-57页 |
6.2 关于各地区产出效率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