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少年儿童组织与活动论文

少先队活动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及优化路径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20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6页
    (三)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16-19页
    (四) 研究创新第19-20页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融合性第20-23页
    (一) 目标融合第20页
    (二) 形式融合第20-21页
    (三) 特点融合第21-23页
        1. 群体性第21页
        2. 地域性第21页
        3. 形象性第21-23页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现状及成效第23-31页
    (一) 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少先队活动课程中的传承现状第23-24页
        1. 优秀民俗文化在活动课程中的传承范围较小第23页
        2. 优秀民俗文化在活动课程中的传承深度不足第23-24页
    (二) 传承成效:少先队员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度第24-31页
        1. 少先队员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情况较理想第24-25页
        2. 少先队员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情感接纳程度较高第25页
        3. 少先队员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整体偏低,且存在年级和地区差异第25-31页
四、影响少先队活动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因素第31-40页
    (一) 少先队员的特点第31-34页
        1. 队员的年龄特点第31-32页
        2. 队员的活动兴趣第32-34页
    (二)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第34-37页
        1. 活动课程内容的安排第34-35页
        2. 活动课程形式的选取第35-36页
        3. 活动课程实施中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第36-37页
    (三) 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力量第37-40页
        1. 家长的支持力度第37-38页
        2. 学校的组织力度第38页
        3. 社会的支撑力度第38-40页
五、优化少先队活动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路径第40-50页
    (一) 依据少先队员特点,发掘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第40-41页
        1. 探寻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满足不同年级队员的活动需求第40-41页
        2. 组织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参与兴趣第41页
    (二) 开展教育培训,提升辅导员课程建设水平第41-45页
        1. 成为课程创生者:提高活动课程开发能力第41-43页
        2. 成为课程合作者:创建活动课程共同体第43-44页
        3. 成为课程反思者:加强活动课程教研能力第44-45页
    (三) 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家—校—社”合作的协同机制第45-50页
        1. 家校协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第46页
        2. 队课协同: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有味有效第46-47页
        3. 校社协同:充分利用校外的文化教育资源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一 调查问卷第53-55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55-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00年沙俄侵占东北时期中俄军队武器研究
下一篇: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