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8-40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8-22页
    第二节 选题意义第22-24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5页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第24-28页
        二、开放发展战略第28-31页
        三、沿海地区开放发展第31-32页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第32-35页
        五、简要评述第35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第35-37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实现创新及不足之处第37-40页
        一、研究方法第37-38页
        二、实现创新第38-39页
        三、不足之处第39-40页
第二章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理论基础第40-69页
    第一节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第40-45页
        一、区域经济系统模型第40-42页
        二、区域经济系统开放发展模型第42-44页
        三、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第44-45页
    第二节 经济发展理论第45-54页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第45-47页
        二、经济增长动因理论第47-51页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51-53页
        四、经济增长的简化模型第53-54页
    第三节 区域发展理论第54-59页
        一、区域均衡发展第55-56页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第56-58页
        三、后发展地区赶超发展理论第58-59页
    第四节 区位优势理论第59-63页
        一、区位有关概念和内涵第59-60页
        二、区位因素理论第60-62页
        三、区位优势与区域发展第62-63页
    第五节 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理论第63-69页
        一、区域分工合作基础第63-65页
        二、区域分工理论第65-66页
        三、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第66-69页
第三章 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实践第69-89页
    第一节 国外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第69-77页
        一、美国西部沿海开发第69-72页
        二、日本东部沿海开发第72-75页
        三、韩国沿海地区开发第75-77页
    第二节 国内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第77-86页
        一、广东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第78-81页
        二、江苏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第81-83页
        三、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第83-86页
    第三节 典型沿海经济区开放发展经验对比启示第86-89页
        一、国际区域对比启示第86-87页
        二、国内区域对比启示第87页
        三、国外与国内区域对比总结第87-88页
        四、对沿海后发展地区的启示第88-89页
第四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史与现状第89-109页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界定第89-93页
        一、地理区域界定第89-90页
        二、行政区域界定第90-92页
        三、功能区域界定第92-93页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程第93-100页
        一、新中国成立前第93-95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越关系正常化前第95-96页
        三、中越关系正常化后至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前第96-98页
        四、北部湾经济区设立至今第98-100页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第100-109页
        一、开放发展成就显著第100-105页
        二、开放发展问题突出第105-107页
        三、发展滞后原因分析第107-109页
第五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战略路径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和自组织理论第109-128页
    第一节 分析理论和方法第109-113页
        一、SWOT分析法介绍第109-110页
        二、自组织理论介绍第110-113页
    第二节 北部湾经区开放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第113-119页
        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优势第113-115页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劣势第115-117页
        三、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机遇第117-118页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挑战第118-119页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第119-128页
        一、可行路径分析第119-123页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归纳第123-128页
第六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重点产业培育第128-161页
    第一节 产业开放发展现状第128-136页
        一、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第128-130页
        二、产业发展布局现状第130-133页
        三、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开放度分析第133-136页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选择和布局分析第136-148页
        一、区域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第136-140页
        二、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分析第140-146页
        三、北部湾经区产业选择和布局第146-148页
    第三节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开放发展第148-153页
        一、坚持实施产业开放战略,加快吸引各类要素聚集第148-149页
        二、坚持实施非平衡产业发展战略,尽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第149-150页
        三、坚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第150-151页
        四、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提升长远发展能力第151-152页
        五、坚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强基础领域投资建设第152-153页
        六、突出区域内部合作,形成整体竞争合力第153页
    第四节 基于产业梯度和差异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第153-161页
        一、区域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合作第154-155页
        二、北部经济区与周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第155-158页
        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第158-161页
第七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第161-189页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第161-164页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第161-162页
        二、区域经济合作内在机理第162页
        三、区域开放合作的层次第162-163页
        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第163-164页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第164页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第164-174页
        一、区域开放合作成就第165-168页
        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第168-171页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第171-174页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第174-178页
        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第174-175页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北部湾经济区定位第175-176页
        三、创新北部湾经济区支点作用第176-178页
    第四节 建设特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第178-183页
        一、跨境经济合作区理论和实践第178-179页
        二、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第179-181页
        三、创新北部湾跨境经济合作模式第181-183页
    第五节 拓展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第183-189页
        一、强化北部湾经济区腹地支撑第184-185页
        二、加快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第185-186页
        三、拓宽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平台第186-187页
        四、强化区域合作平台具体措施第187-189页
第八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第189-214页
    第一节 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第189-193页
        一、市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第189-190页
        二、交易费用与市场环境第190-192页
        三、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192-193页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实践和评价第193-207页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第193-196页
        二、广西(含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第196-198页
        三、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分析评价第198-207页
    第三节 加快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第207-211页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和要求第207-208页
        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第208-209页
        三、加快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具体对策第209-211页
    第四节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优化市场环境建议第211-214页
第九章 展望: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经济高地第214-219页
    一、开放型经济内涵和要求第214-215页
    二、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必要性第215-216页
    三、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可行性第216-217页
    四、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点任务和措施第217-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28页
后记第228-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中东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