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匹配设计及仿真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纯电动汽车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纯电动汽车国内概况 | 第10页 |
1.2.2 纯电动汽车国内各企业的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2.3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发展情况 | 第11-13页 |
1.3 纯电动汽车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整体设计及其主要参数 | 第15-33页 |
2.1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 第15-18页 |
2.2 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 纯电动汽车的整体设计 | 第19-26页 |
2.3.1 整体设计基本原则 | 第20页 |
2.3.2 动力电池的布局设计 | 第20-22页 |
2.3.3 驱动电机及传动系布局设计 | 第22-23页 |
2.3.4 内饰及外观设计 | 第23-25页 |
2.3.5 其它部件布局设计 | 第25-26页 |
2.4 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参数 | 第26-27页 |
2.5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 第27-32页 |
2.5.1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 | 第27-29页 |
2.5.2 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 第29-30页 |
2.5.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 第30-31页 |
2.5.4 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的匹配 | 第33-45页 |
3.1 纯电动汽车受力情况分析 | 第33-36页 |
3.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 | 第36-37页 |
3.2.1 最高车速分析 | 第36页 |
3.2.2 纯电动汽车爬坡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3.2.3 加速性能分析 | 第37页 |
3.3 续航里程分析 | 第37页 |
3.4 动力系统的参数设计 | 第37-43页 |
3.4.1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参数设计 | 第38-41页 |
3.4.2 传动系统参数设计及传动比的确定 | 第41-42页 |
3.4.3 动力电池组的参数设计及确定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65页 |
4.1 电动汽车的仿真软件简介 | 第45-48页 |
4.1.1 电动汽车的仿真软件ADVISOR综述 | 第45-46页 |
4.1.2 Advisor2002程序介绍 | 第46-48页 |
4.2 纯电动汽车模型的建立 | 第48-53页 |
4.2.1 纯电动汽车模块的建立 | 第48-50页 |
4.2.2 纯电动汽车车轮模块的建立 | 第50-51页 |
4.2.3 纯电动汽车主减速器模块的建立 | 第51页 |
4.2.4 纯电动汽车变速器模块的建立 | 第51-52页 |
4.2.5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模块的建立 | 第52-53页 |
4.2.6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的建立 | 第53页 |
4.3 整车仿真参数设置 | 第53-56页 |
4.3.1 整车参数设置 | 第53-54页 |
4.3.2 纯电动汽车循环工况设置 | 第54-55页 |
4.3.3 纯电动汽车加速性能测试参数设置 | 第55页 |
4.3.4 爬坡性能测试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4.4 汽车整车仿真结果的显示 | 第56-57页 |
4.5 汽车整车性能仿真分析与评价 | 第57-64页 |
4.5.1 汽车动力性能的分析 | 第57-63页 |
4.5.2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分析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