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第8-12页
     ·国内旅游业发展形势第8-9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历史与现状第9-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重点第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方法与意义第12-15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理论基础第15-30页
   ·研究综述第15-2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1页
     ·山东半岛旅游合作研究综述第21-22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区域第22页
     ·区域旅游第22-23页
     ·区域旅游合作第23-24页
   ·空间经济学理论第24-26页
     ·中心——外围理论第24页
     ·城市层级体系演化理论第24-25页
     ·产业集聚理论第25-26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26-27页
     ·增长极理论第26页
     ·核心——边缘理论第26-27页
   ·区位论第27-28页
   ·博弈论第28-2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0页
3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要素分析第30-37页
   ·经济发展情况第30-31页
   ·旅游资源分布第31-32页
   ·交通分布状况第32-33页
   ·旅游业发展情况第33-34页
   ·旅游产品体系的空间结构第34-35页
   ·旅游客源市场第35-37页
4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空间分析第37-47页
   ·旅游经济综合指数计算第37-39页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9-42页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9-40页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0-42页
   ·旅游经济区域划分第42-47页
     ·旅游经济区划分依据第42-43页
     ·扩散中心——烟台、威海第43-44页
     ·极化中心——青岛第44-45页
     ·价值硅地——济南、淄博、东营、日照第45页
     ·极化效应受害区——潍坊第45-47页
5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第47-56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空间模式构建第47-49页
     ·以青岛为龙头的东部滨海旅游区第47-48页
     ·以济南为核心的西部山水风情旅游区第48-49页
   ·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第49-50页
     ·打造一级旅游城市第49-50页
     ·建设和完善二级旅游中心城市第50页
     ·以县城为依托,建设三级旅游中心城市第50页
   ·科学安排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交通空间第50-52页
     ·高速公路第51页
     ·航空和水路第51页
     ·其他方面第51-52页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发展保障措施第52-56页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第52-53页
     ·完善基础设施第53-54页
     ·强化旅游产业的科技支撑第54-55页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第55-56页
6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管理研究--以石林县维则乡阿着底村为例
下一篇:文化生境与花腰傣服饰的传承--以云南新平大槟榔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