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3-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7页 |
(一)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理论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二)国内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理论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三、本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21-2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社会组织 | 第21页 |
二、青年社会组织 | 第21-22页 |
三、发展战略 | 第22页 |
第二节 SWOT及SWOT—CLPV分析方法研究 | 第22-25页 |
一、SWOT及SWOT—CLPV分析方法的特点 | 第22-23页 |
二、SWOT各因素分析 | 第23页 |
三、SWOT分析方法步骤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第二章 T市青年社会组织相关情况及发展的优势(S) | 第26-38页 |
第一节 T市社会组织及青年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26-32页 |
一、T市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26页 |
二、当前T市青年的一些特点 | 第26-27页 |
三、T市青年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27-32页 |
第二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的优势(S) | 第32-38页 |
一、青年社会组织有非营利性的特点,社会公信度高(优势 1) | 第32-33页 |
二、青年社会组织具有层级少,运行效率高的特点,有效地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优势 2) | 第33-34页 |
三、青年社会组织能提供青年文化生活所需,对青年吸引能力强(优势 3) | 第34-35页 |
四、T市青年社会组织创新发展能力较强(优势 4) | 第35-37页 |
五、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独特优势(优势 5) | 第37-38页 |
第三章 T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劣势(W) | 第38-47页 |
第一节 青年社会组织定义各异,底数模糊,定位不清(劣势 1)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未注册青年社会组织数量较大,影响青年社会组织整体发展(劣势2) | 第39-40页 |
第三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凝聚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劣势 3) | 第40-42页 |
一、组织内部成员整体活跃程度低,凝聚力较弱 | 第40-41页 |
二、工作品牌不足,影响力较弱 | 第41页 |
三、承担社会功能的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第四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缺少资金支持(劣势 4) | 第42-44页 |
第五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欠缺人才(劣势 5) | 第44-45页 |
第六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缺少阵地支撑(劣势 6) | 第45-47页 |
第四章 T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会(O) | 第47-55页 |
第一节 新法律法规带来的利好困素(机遇 1) | 第47-50页 |
一、进一步彰显了社会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 第47页 |
二、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定义 | 第47-48页 |
三、放宽了进入条件 | 第48页 |
四、进一步加大了扶持措施 | 第48-49页 |
五、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共青团改革带来的机遇(机遇 2) | 第50-51页 |
一、共青团组织组建了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起到孵化作用 | 第50页 |
二、共青团组织开发了交流展示平台 | 第50-51页 |
三、共青团组织开发了创投大赛等项目活动 | 第51页 |
第三节 社会治理的需要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了更大舞台(机遇 3) | 第51-52页 |
第四节 T市经济社会对青年社会组织推动作用(机遇 4) | 第52-54页 |
一、T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引领作用 | 第52页 |
二、T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 第52-53页 |
三、T市党委政府推动作用 | 第53-54页 |
第五节 社会组织自身改革带来的变化(机遇 5) | 第54-55页 |
第五章 T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挑战(T)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思想认识不足,阻碍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挑战 1) | 第55页 |
第二节 各类组织对社会资源吸收运用进一步加剧(挑战 2) | 第55-57页 |
一、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挤压资源 | 第55-56页 |
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抢占资源 | 第56页 |
三、新业态的发展吸引资源 | 第56页 |
四、工商登记类组织的公益活动分流资源 | 第56-57页 |
第三节 不良事件给青年社会组织带来恶性影响(挑战 3) | 第57-59页 |
一、捐款事件 | 第57页 |
二、假社会组织事件 | 第57-58页 |
三、社会组织项目活动安全事件 | 第58页 |
四、外来不法组织的影响 | 第58-59页 |
第四节 新形势高要求对处于发展低阶段的青年社会组织造成的影响(挑战 4) | 第59-61页 |
一、大量未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面临极大考验 | 第59页 |
二、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对社会组织自身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第59-60页 |
三、部分青年社会组织成立难度还是较大 | 第60页 |
四、对于失信的青年社会组织处理将更加严格 | 第60-61页 |
第五节 先进地区社会组织优惠政策对T市产生的虹吸效应(挑战 5) | 第61-62页 |
第六章 T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战略选择 | 第62-70页 |
第一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的SWOT及SWOT—CLPV分析 | 第62-67页 |
一、T市青年社会组织SO组合态势及杠杆效应分析 | 第63-64页 |
二、T市青年社会组织WO组合态势及抑制性分析 | 第64-65页 |
三、T市青年社会组织ST组合态势及脆弱性分析 | 第65-66页 |
四、T市青年社会组织WT组合态势及问题性分析 | 第66-67页 |
第二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的战略选择 | 第67-70页 |
第七章 T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 第70-85页 |
第一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 第70-71页 |
第二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第71-72页 |
一、自主性原则 | 第71页 |
二、规范性原则 | 第71-72页 |
三、非营利性、公益性原则 | 第72页 |
四、专业性原则 | 第72页 |
第三节 T市青年社会组织要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功能 | 第72-75页 |
一、发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作用 | 第72-73页 |
二、发挥公益服务作用 | 第73-74页 |
三、发挥服务青年作用 | 第74页 |
四、发挥推进民主政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第74-75页 |
第四节 青年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 第75-80页 |
一、要确定清晰的目标定位 | 第75页 |
二、要建立规范的制度 | 第75-76页 |
三、要优化要素保障 | 第76-78页 |
四、要善于运用项目化的运行方式 | 第78页 |
五、要建立开放、参与、友好的“用户界面” | 第78-80页 |
第五节 党委政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 第80-82页 |
一、党委政府要发挥政策主推手作用 | 第80-81页 |
二、党委政府要发挥资源的主渠道作用 | 第81页 |
三、党委政府要起到理念更新的风向标作用 | 第81-82页 |
第六节 共青团组织发挥推动作用 | 第82-85页 |
一、共青团组织要清晰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82页 |
二、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分类指导 | 第82-83页 |
三、共青团组织要推进孵化基地建设 | 第83-84页 |
四、共青团组织要培育青年社会组织“青年领袖”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