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章 清诗话中经学视角论《诗》 | 第17-44页 |
第一节 六义 | 第18-28页 |
一、赋比兴 | 第18-23页 |
二、风雅颂 | 第23-28页 |
第二节 诗教 | 第28-33页 |
第三节 考据 | 第33-44页 |
一、音韵 | 第33-37页 |
二、字词 | 第37-40页 |
三、名物 | 第40-42页 |
四、作者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清诗话中文学视角论《诗》 | 第44-85页 |
第一节 “万世诗原”的地位 | 第44-50页 |
一、总论《诗》“祖”的地位 | 第44-46页 |
二、承续《诗》齐备的题材 | 第46-48页 |
三、涵盖《诗》皆具的诗体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常道变法的接受 | 第50-72页 |
一、学《三百篇》之内容 | 第50-61页 |
二、习《三百篇》之层次 | 第61-72页 |
第三节 羽翼表里的典范 | 第72-85页 |
一、李杜 | 第72-76页 |
二、曹植 | 第76-77页 |
三、乐府 | 第77-85页 |
结语 | 第85-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01-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