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1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界定 | 第11页 |
1.2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监管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1.3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3.1 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剧本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失灵 | 第12页 |
1.3.2 外资银行对于本国银行业市场具有明显的外部负效应 | 第12-13页 |
1.3.3 外资银行更加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13页 |
2 金融全球化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国际法规制 | 第13-17页 |
2.1 WTO 体制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规则分析 | 第13-15页 |
2.1.1 必须要遵守本国对银行业开放的入世承诺 | 第14页 |
2.1.2 强调实现金融自由化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金融安全 | 第14-15页 |
2.1.3 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定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 | 第15页 |
2.2 巴塞尔体制下有关银行市场准入规则分析 | 第15-17页 |
2.2.1 东道国可以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形式与业务范围准入作出规定 | 第16页 |
2.2.2 规定了对于外资银行准入进行审批时所要审查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2.2.3 规定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中的“母国监管原则” | 第16-17页 |
3 新形势下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监管变化及立法检讨 | 第17-23页 |
3.1 我国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规定的变化 | 第18-20页 |
3.2 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立法检讨 | 第20-23页 |
3.2.1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体例上存在不足 | 第20页 |
3.2.2 在准入形式与总资产规定上不够完善 | 第20-21页 |
3.2.3 业务范围规定上存在欠缺 | 第21页 |
3.2.4 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申请与批准程序规定存在瑕疵 | 第21-22页 |
3.2.5 与母国的监管合作的法律规定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4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监管的思考 | 第23-28页 |
4.1 明确外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监管的目标 | 第23-24页 |
4.1.1 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 第23页 |
4.1.2 促进我国银行业进行公平竞争,提高效率 | 第23-24页 |
4.1.3 减少外资银行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负面影响 | 第24页 |
4.2 确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立法的依据 | 第24-25页 |
4.2.1 正确理解国民待遇原则 | 第24-25页 |
4.2.2 正确认识审慎例外原则 | 第25页 |
4.3 完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 第25-28页 |
4.3.1 适时提高外资银行监管法律的法律位阶 | 第26页 |
4.3.2 建立外资银行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特别审批限制与反垄断措施 | 第26-27页 |
4.3.3 完善申请准入的外资银行的总资产规定与其开展新业务的批准制度 | 第27页 |
4.3.4 健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规则 | 第27页 |
4.3.5 细化与母国合作监管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