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视论文--电视信号理论论文--电视数字技术论文

Turbo码在数字视频广播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符号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DVB的技术背景第10页
    1.2 DVB-T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1.3 我国数字电视的进展第11-12页
    1.4 课题简介第12-13页
第二章 COFDM调制系统方案简介第13-18页
    2.1 OFDM原理简介第13-14页
    2.2 COFDM传输接收方案第14-17页
        2.2.1 系统方案特点第15页
        2.2.2 数字地面广播COFDM传输系统框图第15-17页
    2.3 FEC部分概述第17-18页
第三章 COFDM系统中的信道编解码第18-34页
    3.1 串行级联码的编码原理第18-21页
        3.1.1 RS码的编码原理第18-20页
        3.1.2 卷积码的编码原理第20-21页
    3.2 串行级联码的译码原理第21-25页
        3.2.1 卷积码的译码原理第21-22页
        3.2.2 RS码的译码原理第22-25页
    3.3 量化第25-28页
    3.4 串行级联码编译码器性能第28-34页
        3.4.1 VB译码器误码率性能仿真第28-31页
        3.4.2 VB译码器串并结构性能分析第31页
        3.4.3 串行级联码性能仿真第31-34页
第四章 无线衰落信道特性分析第34-41页
    4.1 无线衰落信道的统计特性第34-37页
        4.1.1 相干带宽第35-36页
        4.1.2 相干时间第36-37页
    4.2 衰落信号的包络分布第37-38页
    4.3 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第38-41页
        4.3.1 非相干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第38页
        4.3.2 相干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第38-41页
第五章 Turbo码的编译码结构第41-54页
    5.1 Turbo码的编码结构第41-46页
        5.1.1 子编码器第43-44页
        5.1.2 交织器第44-45页
        5.1.3 格栅截断第45-46页
    5.2 Turbo码的译码结构第46-47页
    5.3 Turbo码性能分析第47-54页
        5.3.1 子码的重量枚举函数第47-48页
        5.3.2 码字重量分布和性能界第48-49页
        5.3.3 Turbo码的性能界第49-51页
        5.3.4 影响Turbo码性能的几种因素的仿真第51-54页
第六章 Turbo码的译码算法分析第54-67页
    6.1 Turbo译码概述第54-55页
    6.2 几种SISO译码算法第55-64页
        6.2.1 SISO译码第55-56页
        6.2.2 SOVA算法第56-58页
        6.2.3 MAP算法第58-61页
        6.2.4 log-MAP算法第61-62页
        6.2.5 max-log-MAP算法第62-63页
        6.2.6 几种迭代译码算法的性能和复杂度比较第63-64页
    6.3 信噪比失配对Turbo码译码性能的影响第64-67页
第七章 信道编解码改进方案第67-76页
    7.1 PCCC和SCCC码性能对比第67-68页
    7.2 Turbo码在COFDM传输系统中的性能仿真第68-70页
    7.3 卷积码和Turbo码在视频传输系统中的性能比较第70-76页
        7.3.1 数字视频传输模型第70-73页
        7.3.2 仿真结果的比较第73-76页
附录1:美国ATSC标准简介第76-77页
附录2:日本ISDB-T标准简介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朗讯PHS系统的单基站无线定位技术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应用RNAi技术抑制MDR1或/和MCL1基因对多药耐药白血细胞K562/AO2耐药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