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章 修正维护《毛序》与清初汉学初兴 | 第19-37页 |
第一节 重释“故训传”,修正《毛序》 | 第19-31页 |
一、重解“故训传”含义 | 第21-23页 |
二、由毛氏“故训传”新解引发的思考 | 第23-30页 |
三、毛氏重释“故训传”的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反对“淫诗”说,维护《毛序》 | 第31-37页 |
一、毛奇龄对“淫诗”说的批判 | 第32-34页 |
二、反对“淫诗”说的本质:维护《诗序》 | 第34-35页 |
三、毛奇龄反对“淫诗”说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攻击朱熹,不遗余力 | 第37-45页 |
一、概说 | 第37-39页 |
二、毛奇龄对朱熹“笙诗有声无词”之观点的反驳 | 第39-43页 |
三、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毛氏“必藉实据”的治学思想与其《诗经》研究 | 第45-54页 |
一、重视训诂考据 | 第45-47页 |
二、以《诗》解《诗》 | 第47-49页 |
三、以史证《诗》 | 第49-54页 |
第四章 辨别伪书,回归经典 | 第54-66页 |
一、《诗传》《诗说》产生的背景和流传情况 | 第54-56页 |
二、毛奇龄对《诗传》《诗说》的辨伪 | 第56-63页 |
(一)从《诗传》《诗说》的源出考辨 | 第56-57页 |
(二)从《诗经》的著录传授上考辨 | 第57-58页 |
(三)从分析作伪手段考辨 | 第58-59页 |
(四)从《诗传》《诗说》篇名、篇目次序与他书记载不符考辨 | 第59-60页 |
(五)从内容角度考辨《诗传》《诗说》 | 第60-62页 |
(六)发掘二书对于他人他书之观点的沿袭 | 第62-63页 |
三、毛奇龄对《诗传》《诗说》辨伪的意义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