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态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和关键技术 | 第16-18页 |
1.3.1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 | 第16-17页 |
1.3.2 关键技术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动态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建模及分析 | 第21-31页 |
2.1 系统基本结构 | 第21-23页 |
2.1.1 功率变换器 | 第21-22页 |
2.1.2 补偿网络 | 第22-23页 |
2.1.3 电磁耦合机构 | 第23页 |
2.2 初级绕组并联耦合系统模型及分析 | 第23-27页 |
2.2.1 互感模型 | 第23-25页 |
2.2.2 传输性能指标 | 第25-27页 |
2.3 传输性能分析 | 第27-30页 |
2.3.1 负载变化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2 初级并联绕组耦合系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 初次级绕组耦合系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动态模式电磁耦合机构的设计 | 第31-45页 |
3.1 耦合绕组品质因数分析 | 第31-34页 |
3.1.1 品质因数分析 | 第31-32页 |
3.1.2 品质因数优化 | 第32-34页 |
3.2 电磁耦合机构的耦合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3.3 电流相位对初级绕组磁场分布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1 相位相同时初级绕组磁场分布 | 第37-38页 |
3.3.2 相位相反时初级绕组磁场分布 | 第38-39页 |
3.4 动态模式电磁耦合机构的电磁仿真 | 第39-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动态供电系统设计 | 第45-53页 |
4.1 多初级绕组并联系统模式 | 第45-46页 |
4.1.1 单电能变换装置-单初级绕组模式 | 第45-46页 |
4.1.2 单电能变换装置-多初级绕组模式 | 第46页 |
4.2 混合逆变器的设计 | 第46-51页 |
4.2.1 工作模态分析 | 第47-50页 |
4.2.2 软开关实现条件 | 第50-51页 |
4.3 分段导轨连续切换供电策略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模拟实验装置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53-69页 |
5.1 模拟实验装置设计 | 第53-61页 |
5.1.1 主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5.1.2 驱动电路设计 | 第55页 |
5.1.3 控制电路设计 | 第55-58页 |
5.1.4 电磁耦合机构设计 | 第58-60页 |
5.1.5 模拟实验平台 | 第60-61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5.2.1 频率特性 | 第61-62页 |
5.2.2 传输距离特性 | 第62-63页 |
5.2.3 负载特性 | 第63-65页 |
5.2.4 电能变换拓扑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9-70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