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镇化及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3.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第16-19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16-18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6页 |
2.1.2 社会经济和人口 | 第16-17页 |
2.1.3 城镇发展概况 | 第17页 |
2.1.4 生态环境概况 | 第17-18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城镇化 | 第19-33页 |
3.1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速度 | 第19-23页 |
3.2 黑龙江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6页 |
3.2.1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3.2.2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3.3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3.3.1 熵值法 | 第26-27页 |
3.3.2 评价等级划分 | 第27-28页 |
3.4 黑龙江省城镇化质量与典型省份的对比 | 第28-32页 |
3.4.1 对比结果 | 第28页 |
3.4.2 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3.4.3 综合分析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 | 第33-42页 |
4.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33-35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4.3.1 城镇化质量评价 | 第37-38页 |
4.3.2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 第38-39页 |
4.3.3 黑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分析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对策及措施 | 第42-47页 |
5.1 提高黑龙江省城镇化质量的措施 | 第42-44页 |
5.2 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 第44-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