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形态学论文--人体解剖学论文--运动器官论文

皮支链血管构筑及小腿后外侧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第一部分 皮支链血管构筑的解剖学研究第18-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2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实验标本第22页
            2.1.2 主要器械第22页
            2.1.3 灌注试剂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1 乳胶灌注第23页
            2.2.2 手术显微镜下精细解剖第23-24页
            2.2.3 氧化铋乳胶灌注CT扫描第24-25页
            2.2.4 铸型标本制作第25页
            2.2.5 皮肤透明标本的制作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第26-47页
        3.1 筋膜血管链观察第26-39页
            3.1.1 筋膜下血管链第27-29页
            3.1.2 筋膜上血管链第29-31页
            3.1.3 纵行皮支链的分布规律第31-35页
            3.1.4 CT扫描及血管铸型标本血管链观察第35-37页
            3.1.5 皮肤透明标本血管链观察第37-39页
        3.2 皮支链血管构筑第39-47页
            3.2.1 筋膜上血管链与真皮下血管链第39-41页
            3.2.2 皮支链的血管构筑第41-47页
    第四章 讨论第47-54页
        4.1 穿支血管在皮支链皮瓣中的角色第47-48页
        4.2 直接连接血管在皮支链皮瓣中的作用第48-50页
        4.3 间接连接血管及交通支在皮支链皮瓣中的作用第50-51页
        4.4 皮支链皮瓣可行性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第二部分 小腿后外侧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学研究第59-100页
    第一章 前言第59-6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2-68页
        2.1 实验用材料第62-63页
            2.1.1 实用标本第62页
            2.1.2 主要器械第62页
            2.1.3 灌注试剂第62-63页
        2.2 实验方法第63-67页
            2.2.1 乳胶灌注第63页
            2.2.2 手术显微镜下精细解剖第63-65页
            2.2.3 氧化铋乳胶灌注CT扫描第65页
            2.2.4 铸型标本制作第65-66页
            2.2.5 皮肤透明标本的制作第66页
            2.2.6 测量方法及指标第66-67页
        2.3 统计学分析第67-68页
    第三章 结果第68-86页
        3.1 小腿腓动脉穿支测量结果第68-74页
            3.1.1 腓动脉穿支按区间分布情况第68-69页
            3.1.2 各区间腓动脉穿支蒂长及外径第69-71页
            3.1.3 腓动脉各穿支走行情况第71-74页
        3.2 皮支链的分布区域第74-76页
            3.2.1 参与皮支链的穿支区间分布第74-76页
        3.3 腓动脉穿支皮支链形态学观察结果第76-86页
            3.3.1 镜下大体解剖观察第76-80页
            3.3.2 皮肤透明观察第80-82页
            3.3.3 CT扫描腓动脉皮支链观察第82-84页
            3.3.4 血管铸型腓动脉皮支链观察第84-86页
    第四章 讨论第86-94页
        4.1 小腿后外侧腓动脉穿支的分布及走行第86-87页
        4.2 小腿后外侧皮支链第87-89页
        4.3 小腿后外侧皮支链皮瓣设计第89-92页
        4.4 小腿后外侧皮支链皮瓣的意义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结论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综述第103-123页
    参考文献第118-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权分立”思想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下一篇:中枢微量注射神经肽W对下丘脑室旁核区氨基酸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