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25页 |
(一) 论文选题 | 第8-16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3. 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二) 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16-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创新点 | 第17页 |
3. 难点 | 第17-18页 |
(三) 行政自由裁量权问题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 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演进 | 第19-23页 |
3. 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现状评析 | 第23-25页 |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定位 | 第25-29页 |
(一) 宏观价值之体现 | 第25-27页 |
1. 满足社会的发展变化 | 第25页 |
2. 弥补成文法律的局限 | 第25-26页 |
3. 克服立法的有限理性 | 第26-27页 |
4. 维护个体正义的实现 | 第27页 |
(二) 微观价值之体现 | 第27-29页 |
1. 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化 | 第27-28页 |
2. 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 第28-29页 |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的必要性 | 第29-36页 |
(一) 行政自由裁量权易遭滥用 | 第29-30页 |
1. 权力的腐败倾向 | 第29页 |
2. 权力的广泛存在 | 第29-30页 |
(二)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原因 | 第30-32页 |
1. 法律规范的模糊 | 第30页 |
2. 权力的不合理配置 | 第30-31页 |
3. 监督不到位 | 第31页 |
4. 现有规制方式缺乏有效性 | 第31-32页 |
(三)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现实 | 第32-34页 |
1.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 第32页 |
2.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举例 | 第32-34页 |
(四)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危害 | 第34-36页 |
1. 侵犯私权 | 第34页 |
2. 损害社会公平 | 第34页 |
3. 动摇政府合法性 | 第34-36页 |
三、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路径研究 | 第36-41页 |
(一) 现有规制路径效用分析 | 第36-38页 |
1. 立法规制 | 第36-37页 |
2. 司法规制 | 第37页 |
3. 行政规制 | 第37页 |
4. 自我规制 | 第37-38页 |
(二) 现有规制路径低效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1. 裁量标准化程度较低 | 第38页 |
2. 裁量制度化规范缺失 | 第38-39页 |
3. 裁量事前规制无力 | 第39-40页 |
4. 裁量公开程度不高 | 第40-41页 |
四、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的新角度 | 第41-59页 |
(一) 杭州市国土局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41-51页 |
1. 规制改革前权力运行状况 | 第41-43页 |
2. 规制系统增效原则 | 第43-44页 |
3. 规制系统增效措施 | 第44-47页 |
4. 规制系统增效结果 | 第47-50页 |
5. 规制系统评析 | 第50-51页 |
(二) 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效规制的基本要求 | 第51-59页 |
1. 细分行政权力 | 第52-53页 |
2. 实现高效裁量 | 第53-54页 |
3. 实现优质裁量 | 第54-56页 |
4. 实现执法主体智化 | 第56-57页 |
5. 加速政务公开进程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