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选煤论文

叶轮转速和充气量对宽粒级煤泥浮选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我国的能源现状第12-13页
    1.2 煤炭浮选第13-17页
        1.2.1 煤炭浮选的原理及过程第14-15页
        1.2.2 气泡矿化第15-17页
    1.3 浮选的发展第17-22页
        1.3.1 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对浮选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2 浮选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系统第24-30页
    2.1 实验煤样第24-26页
    2.2 实验装置第26-28页
    2.3 实验系统第28-29页
    2.4 实验药剂选择第29-30页
        2.4.1 捕收剂第29页
        2.4.2 起泡剂第29-30页
第三章 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对煤泥浮选的影响第30-38页
    3.1 实验方法第30页
    3.2 不同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对煤泥浮选的影响第30-37页
        3.2.1 不同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对粗煤泥浮选的影响第30-34页
        3.2.2 不同叶轮转速对窄粒级煤泥浮选的影响第34-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叶轮转速对窄粒级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第38-64页
    4.1 实验方法第38-40页
        4.1.1 实验流程第38-39页
        4.1.2 浮选动力学方程第39-40页
    4.2 不同叶轮转速条件下窄粒级煤泥的实验结果第40-47页
        4.2.1 0.125~0.25mm 煤泥浮选速率试验结果第40-42页
        4.2.2 0. 25~0. 5mm 浮选速率试验结果第42-44页
        4.2.3 0. 5~0.71mm 浮选速率试验结果第44-46页
        4.2.4 0. 71~1mm 浮选速率试验结果第46-47页
    4.3 不同叶轮转速条件下窄粒级煤泥的实验结果处理及拟合第47-59页
        4.3.1 不同窄粒级煤泥的数据拟合曲线第48-51页
        4.3.2 不同叶轮转速下窄粒级煤泥参数拟合结果第51-59页
    4.4 不同叶轮转速下窄粒级煤泥浮选动力学结果的分析第59-63页
        4.4.1 叶轮转速与浮选速率常数 k 的关系第60-61页
        4.4.2 粒度与浮选速率常数 k 的关系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浮选槽内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第64-80页
    5.1 Fluent 软件第64-65页
        5.1.1 FLUENT 软件的简介第64页
        5.1.2 FLUENT 流体动力学软件的优势第64-65页
    5.2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第65-66页
    5.3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设定第66-67页
    5.4 浮选槽内部流场的模拟第67-73页
        5.4.1 浮选槽内部流体矢量图模拟第67-68页
        5.4.2 浮选槽内气-液两相流流场模拟第68-73页
    5.5 不同叶轮转速下湍流强和气体分散度随叶轮转速的变化第73-79页
        5.5.1 不同叶轮转速下浮选槽内气相变化曲线第74-76页
        5.5.2 不同叶轮转速下浮选槽内流体湍流度变化曲线第76-77页
        5.5.3 不同叶轮转速下浮选槽内流体速度变化曲线第77-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叶轮转速和充气量与浮选参数之间的关系第80-90页
    6.1 MATLAB 软件介绍第80-82页
        6.1.1 MATLAB 简介第80-81页
        6.1.2 MATLAB 软件的主要特点第81-82页
    6.2 MATLAB 软件处理步骤第82页
    6.3 浮选过程中各参数间的关系第82-88页
        6.3.1 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和精煤回收率的关系第83-84页
        6.3.2 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和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的关系第84页
        6.3.3 叶轮转速及充气量和精煤灰分的关系第84-85页
        6.3.4 颗粒的粒度及密度和精煤产率的关系第85页
        6.3.5 叶轮转速及密度和浮选速率常数 k 的关系第85-88页
    6.4 本章总结第88-90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90-92页
    7.1 主要结论第90-91页
    7.2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致谢第96-98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Sb-SnO2/硅灰石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国际货物贸易中海运货物“控制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