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1 白光 LED 概述及实现方式 | 第10-16页 |
1.1.1 白光 LED 概述 | 第10-11页 |
1.1.2 白光 LED 的实现方式 | 第11-16页 |
1.2 蓝光荧光粉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无机蓝光材料 | 第16-18页 |
1.2.2 稀土掺杂材料 | 第18-19页 |
1.2.3 有机金属配合物 | 第19-20页 |
1.3 红光荧光粉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1 Eu~(3+)离子作为激活剂的荧光体系 | 第21-22页 |
1.3.2 Eu~(2+)作为激活剂的荧光体系 | 第22页 |
1.3.3 其他激活剂的红光荧光粉 | 第22页 |
1.4 绿光荧光粉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4.1 无机绿光荧光粉材料 | 第23页 |
1.4.2 稀土掺杂无机盐绿光材料 | 第23-24页 |
1.4.3 稀土有机配合物 | 第24页 |
1.5 高分子荧光粉发光材料 | 第24-26页 |
1.5.1 掺杂型高分子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25页 |
1.5.2 键和型高分子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蓝光反应型 Zn 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8-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1.3 试样制备 | 第30页 |
2.1.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2.2.1 配合物 Zn(BTZ)(MAA)的溶解性及组成 | 第31页 |
2.2.2 配合物 Zn(BTZ)(MAA)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3页 |
2.2.3 配合物 Zn(BTZ)(MAA)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2.2.4 配合物 Zn(BTZ)(MAA)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4-37页 |
2.2.5 配合物 Zn(BTZ)(MAA)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第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含锌的蓝光共聚物荧光粉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40-4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1.3 样品制备方法 | 第41-42页 |
3.1.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42-43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3.2.1 聚合物 PSZn 的溶解性及组成 | 第43页 |
3.2.2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3.2.3 聚合物紫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3.2.4 聚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50页 |
3.2.4.1 聚合时间对聚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4.2 不同激发波长对聚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4.3 聚合物荧光粉的 CIE 色坐标 | 第49-50页 |
3.2.5 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三基色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54-66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5-58页 |
4.1.1 实验药品 | 第55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4.1.3 样品制备方法 | 第56-57页 |
4.1.4 样品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57-58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4.2.1 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溶解性及组成 | 第58页 |
4.2.2 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4.2.3 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60-63页 |
4.2.4 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