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安替比林衍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作者简介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9页
        1.1.1 配位化学理论第17页
        1.1.2 希夫碱衍生物及其配位配合物第17-18页
        1.1.3 安替比林衍生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第18-19页
    §1.2 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常用的合成方法及表征手段第19-20页
        1.2.1 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9-20页
        1.2.2 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表征手段第20页
    §1.3 希夫碱配合物的分类第20-23页
        1.3.1 醛类及酮类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第20-21页
        1.3.2 配体与金属组装成的配位聚合物(异核配位聚合物)第21-22页
        1.3.3 含羧基基团有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第22-23页
        1.3.4 大环希夫碱及其配合物与含氮杂环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第23页
    §1.4 希夫碱配合物的应用第23-26页
        1.4.1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生物及医药中的应用第24页
        1.4.2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催化材料中的应用第24-25页
        1.4.3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导电性中的应用第25页
        1.4.4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高分子方面的应用第25页
        1.4.5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第25页
        1.4.6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磁性材料方面的应用第25-26页
        1.4.7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孔隙率、沸石行为上的应用第26页
        1.4.8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在荧光材料方面的应用第26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6-28页
        1.5.1 选题依据第26-27页
        1.5.2 研究内容第27页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技术路线及表征方法第28-32页
    §2.1 实验药品第28-29页
    §2.2 实验设备第29页
    §2.3 技术路线第29-30页
    §2.4 表征方法第30-32页
第三章 希夫碱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与M(Ⅱ)(M=Zn、Cd、Mn、Co、Pb、Ni)和M'(Ⅰ)(M'=Cu)的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荧光、磁性研究第32-67页
    §3.1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第32-53页
        3.1.1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1-10的合成第32-33页
        3.1.2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1-10的结构测定第33-37页
        3.1.3 荧光性质的金属配合物1-10晶体结构分析第37-46页
        3.1.4 荧光性质的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第46-53页
    §3.2 磁性金属配合物第53-63页
        3.2.1 磁性金属配合物11-13的合成第53-54页
        3.2.2 磁性金属配合物11-13的晶体结构测定第54页
        3.2.3 磁性金属配合物11-13晶体结构分析第54-58页
        3.2.4 配合物的表征第58-63页
    §3.3 反应机理第63-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M(Ⅱ)(M=Zn、Cd)与希夫碱吡啶-3-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第67-79页
    §4.1 具有荧光性质配体(L_3)及金属配合物14-17的合成第67页
    §4.2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14-17的结构测定第67-69页
    §4.3 荧光性质的金属配合物14-17的晶体结构分析第69-72页
    §4.4 配合物的表征第72-77页
        4.4.1 配合物14-16的粉末X射线衍射第73页
        4.4.2 配合物14-16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3-74页
        4.4.3 配合物14-16的Raman光谱分析第74-75页
        4.4.4 配合物14、16的热失重分析第75-76页
        4.4.5 配合物14-16的荧光分析第76-77页
    §4.5 反应机理第77-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希夫碱邻羟基苯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与M(Ⅱ)(M=Zn、Pb、Mn、Co、Ni)的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荧光、磁性研究第79-109页
    §5.1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第79-86页
        5.1.1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18、19的合成第79-80页
        5.1.2 荧光性质金属配合物18、19的晶体结构测定第80页
        5.1.3 荧光性质的金属配合物18、19的晶体结构分析第80-83页
        5.1.4 配合物的表征第83-86页
    §5.2 磁性金属配合物第86-105页
        5.2.1 磁性金属配合物20-25的合成第86页
        5.2.2 磁性金属配合物20-25晶体结构测定第86-89页
        5.2.3 磁性金属配合物20-25的晶体结构分析第89-97页
        5.2.4 配合物的表征第97-105页
    §5.3 反应机理第105-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六章 铜-联吡啶类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表征第109-114页
    §6.1 金属配合物26的合成第109-110页
    §6.2 金属配合物26的晶体结构测定第110页
    §6.3 金属配合物26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10-111页
    §6.4 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第111-113页
        6.4.1 配合物26的粉末X射线衍射第111-112页
        6.4.2 配合物26的红外分析第112页
        6.4.3 配合物26的热失重分析第112-113页
    §6.5 反应机理第113页
    §6.6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4-117页
    §7.1 结论第114-116页
    §7.2 展望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附表第13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同位素对石家庄地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意义
下一篇:Teachers Professional Life under the Impact of "New Curriculum Dis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