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轻量化车用铝合金分类与基本特性 | 第15-18页 |
1.3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与回弹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1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2 板料冲压成形回弹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汽车覆盖件成形缺陷分析 | 第20-24页 |
1.4.1 起皱 | 第21页 |
1.4.2 拉裂 | 第21-22页 |
1.4.3 回弹 | 第22-23页 |
1.4.4 成形质量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板料冲压成形有限元理论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26-31页 |
2.2.1 材料的屈服准则 | 第26-28页 |
2.2.2 材料的硬化准则 | 第28-30页 |
2.2.3 塑性流动法则 | 第30-31页 |
2.2.4 应力加载与卸载法则 | 第31页 |
2.3 接触算法 | 第31-33页 |
2.3.1 罚函数接触算法 | 第32页 |
2.3.2 拉格朗日算法 | 第32页 |
2.3.3 非线性罚函数接触算法 | 第32-33页 |
2.4 单元模型 | 第33-34页 |
2.4.1 薄膜单元 | 第33页 |
2.4.2 实体单元 | 第33页 |
2.4.3 壳单元 | 第33-34页 |
2.5 板料成形过程中的有限元积分算法 | 第34-36页 |
2.5.1 动态显式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2.5.2 静态隐式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铝合金覆盖件成形性能及回弹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64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3.2.1 双曲率盒形件成形特点分析 | 第38-40页 |
3.2.2 模具几何尺寸 | 第40页 |
3.2.3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0-41页 |
3.3 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6页 |
3.3.1 材料性能对覆盖件成形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材料性能对回弹的影响 | 第43-46页 |
3.4 工艺参数的影响 | 第46-56页 |
3.4.1 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2 压边力的影响 | 第49-53页 |
3.4.3 模具间隙的影响 | 第53-56页 |
3.5 模具参数的影响 | 第56-63页 |
3.5.1 凸模圆角半径的影响 | 第56-60页 |
3.5.2 凹模圆角半径的影响 | 第60-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基于车门外板的铝合金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 | 第64-84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汽车覆盖件成形特点及要求 | 第64-66页 |
4.2.1 汽车覆盖件成形特点 | 第64-65页 |
4.2.2 汽车覆盖件成形要求 | 第65-66页 |
4.3 铝合金车门外板拉延成形模拟 | 第66-75页 |
4.3.1 门板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 第67-69页 |
4.3.2 车门外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9-74页 |
4.3.3 确定成形工艺参数 | 第74-75页 |
4.4 门板拉深成形模拟结果分析 | 第75-83页 |
4.4.1 重力模拟 | 第75-76页 |
4.4.2 无拉延筋情况下的模拟 | 第76-77页 |
4.4.3 加载拉延筋情况下的模拟 | 第77-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铝合金车门外板回弹模拟与控制 | 第84-98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车门外板的回弹模拟分析 | 第84-92页 |
5.2.1 回弹模型 | 第84-85页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85-92页 |
5.3 车门外板的回弹控制 | 第92-96页 |
5.3.1 覆盖件回弹控制方法 | 第92-93页 |
5.3.2 车门外板的回弹控制模拟及分析 | 第93-96页 |
5.4 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96-9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