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铝及铝合金 | 第12-15页 |
1.2.1 铝及铝合金的性能 | 第12页 |
1.2.2 铝合金的应用 | 第12-15页 |
1.3 应变成形极限图 | 第15-20页 |
1.3.1 成形极限图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2 成形极限的获取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3 FLD 在板材成形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应力成形极限图 | 第20-22页 |
1.4.1 应力极限图的提出 | 第20-21页 |
1.4.2 应力成形极限图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板料塑性变形基本理论 | 第25-37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材料的初始屈服准则 | 第26-28页 |
2.3 强化规则和后继屈服函数 | 第28-30页 |
2.4 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 | 第30-33页 |
2.4.1 本构方程与硬化准则 | 第30-31页 |
2.4.2 流动法则 | 第31-32页 |
2.4.3 增量理论 | 第32-33页 |
2.4.4 全量理论 | 第33页 |
2.5 板材的塑性拉伸失稳理论 | 第33-35页 |
2.5.1 Swift 分散性失稳理论 | 第33-34页 |
2.5.2 Hill 集中性失稳准则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5083 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推导 | 第37-57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基于拉伸失稳理论的极限应变的计算 | 第37-41页 |
3.2.1 基于 Swift 分散性失稳的极限应变的推导 | 第38-40页 |
3.2.2 基于 Hill 集中性失稳的极限应变推导 | 第40-41页 |
3.3 考虑材料各向异性的极限应变的计算 | 第41-43页 |
3.3.1 基于 Hill48 屈服准则的极限应变计算 | 第41-42页 |
3.3.2 基于 Hill79 屈服准则的极限应变计算 | 第42-43页 |
3.4 5083 铝合金理论 FLD 的获取 | 第43-49页 |
3.4.1 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 第43-46页 |
3.4.2 FLD 的建立 | 第46-49页 |
3.5 线性加载路径下 FLD 到 FLSD 的转换 | 第49-55页 |
3.5.1 极限应变与极限应力的转换方程推导 | 第50-51页 |
3.5.2 FLD 转化为 FLSD | 第51-52页 |
3.5.3 成形极限应力图 FLSD 的构造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有限元分析 | 第57-73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ABAQUS 软件简介 | 第57-58页 |
4.3 板料成形极限预测的数值模拟 | 第58-63页 |
4.3.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58-59页 |
4.3.2 各种应变路径的实现方法与模型建立 | 第59-62页 |
4.3.3 仿真所用的材料模型 | 第62-63页 |
4.4 材料失稳的判据 | 第63-65页 |
4.5 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4.6 有限元模拟的影响因素 | 第67-71页 |
4.6.1 摩擦系数对成形极限图的影响及分析 | 第67-68页 |
4.6.2 冲压速度对成形极限图的影响及分析 | 第68-69页 |
4.6.3 压边力对成形极限图的影响及分析 | 第69-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复杂加载路径下板料的成形极限图 | 第73-89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有限元仿真中应变路径对成形极限的影响 | 第73-78页 |
5.2.1 应变路径加载方案及其 ABAQUS 实现方法 | 第73-76页 |
5.2.2 折线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图 | 第76-78页 |
5.3 FLSD 与应变路径无关的理论分析 | 第78-83页 |
5.3.1 Hill48 屈服准则所需的关系式 | 第80-81页 |
5.3.2 基于 Hill79 屈服准则所需的关系式 | 第81页 |
5.3.3 两种屈服准则的理论 FLSD 结果 | 第81-83页 |
5.4 FLD 和 FLSD 在 ABAQUS 中的应用实例 | 第83-87页 |
5.4.1 铝合金盒形件拉深成形有限元分析 | 第83-84页 |
5.4.2 结果与分析 | 第84-86页 |
5.4.3 FLSD 的应用前景 | 第86-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页 |
6.2 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页 |